文/肚子
“好棒!”
“提,拉,压!”
“注意划弧!”
“好球,就是这么打!”
……
每天上午,在小区的乒乓球场地内,总能发出这种愉快、爽朗的教练声音。
这声音柔美、刚劲,活泼、年轻,地道的老北京味儿,在这弥漫着粤语的空气中,听起来特亲切、特舒服。
杨老师便是这声音的源头。
今天杨大姐在陪我和先生练球“杨老师”是小区里所有居民对她的尊称和爱称,她爱心无限,正能量满满,在小区里教大家打球、跳舞,提起她没有不竖大拇哥的。
今年杨老师已七十又四,是航空航天局退休的技师。地道的北京人,由上海退休后便来到了珠海,在这儿已生活了二十来年。
杨老师年轻时就喜欢打球,退休前一直在所里、局里打球,受过正规的乒乓球训练,实战、理论都很棒,曾获得过上海闵行区的冠军。
退休后一直手不离拍,拍不离手,用她自己的话说:“每天痛痛快快地打上几场球,活动一下筋骨,出出汗,感觉特舒服,否则即浑身不自在!”
我们住在杨老师隔壁的小区。我们小区里的乒乓球设施不是很专业,偶尔听说隔壁小区不错,我和先生便闯了进去。
有两台案子。刚开始,哪台案子闲着我和先生便在哪台案子上打,和杨老师并无交集,也不知道谁是杨老师。
杨大姐在训练肚子打球一次,我和先生正在打球,一位老太太加入了进来,我退到一边观看。
应该说先生打得还不错,在先生的教练下我打得也还行,我们俩能乒乒乓乓地打得热火朝天,还能被人直呼“打得好”,但先生并未受过正规训练。
就瞧这位老太太一边与先生对打,一边把打的每一个球都详细解释,从理论到实战讲得头头是道,鞭辟入里。拍子就跟长在她手臂上似的,想打哪儿就打哪儿,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是那么的得心应手。
再看那姿势、那步伐,辗转腾挪,轻盈、矫健,游刃有余,这哪像老太太,整个儿一个年轻态呵;长短切、上下旋、短平快……预判、应接,球球得手,当年那叱咤球场的英姿气势犹存,尽展眼前,让我和先生刮目相看。
待球场休息,互作介绍,方得知老太太姓杨,大家都称她“杨老师”。
“杨老师,您可不像如此年纪的人,我就叫您大姐吧!”
杨老师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从此,我们和杨大姐便开始了愉快的交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