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春花日日生(69)
焦小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786bc30b0bb1ef4e.jpg)
牡丹在唐朝时兴之后,牡丹是贵重之物,《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做了丞相后,由于皇帝器重的缘故,赐了他几株牡丹,“上赐以木芍药数本,植于家。”木芍药就是牡丹的意思。杨国忠收了牡丹以后,在家里专门围了一个用百宝装饰的栏杆,用来保护牡丹。这个故事就说明了牡丹的珍贵之处,在当时国舅被赏赐后还得拿百宝栏杆围起来。
唐朝中后期,当时的京城贵族对牡丹颇为热衷。而这时的牡丹“一本有直数万者”,白居易写过一首《买花》的诗,一株牡丹可以充做十户普通人家交的税。极尽奢华的描写了富贵之家买牡丹的场景。还有他另一首《牡丹芳》中“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描写,毫不夸张的写出了牡丹花开时候万人空巷的场景,足见牡丹之贵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a05ec27b7e9930cb.jpg)
唐朝贵族女子有斗花的传统,皇宫的嫔妃也对赏牡丹颇有研究。她们欣赏牡丹有许多讲究。比如说,她们插花时,必须得用极其上等的工具。当时的剪刀、瓷盆、瓷器,都是生产自名家的名窑。用来养花的水也有很大的讲究,必须用软质质量好的水来浸泡牡丹。欣赏的时候,要求视觉、听觉、嗅觉相统一,可以从多层次上感受牡丹的美感。
放置牡丹插花的时候,必须放在红木几架上,几架必须高,后边还得配以名人字画,大家来欣赏它时品尝美酒,听着乐曲,还可以即兴赋诗,把欣赏的场面和人的情绪都融合在一起,融合在生活当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58d60f360da1be63.jpg)
唐明皇杨贵妃也开发了牡丹的另一种用途。《开元天宝遗事·醒酒花》中记载:“明皇与贵妃华清宫宿酒初醒,上亲折木芍药与妃子递嗅其艳。”意思是说,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宿醉初醒后便去赏牡丹花。
文中的木芍药便是指牡丹。皇帝将牡丹递给贵妃是为了闻香醒酒。这里的牡丹摘下来之后既没有用作插花,也没有簪在头上。这是唐玄宗杨贵妃的情趣之乐,也开发了牡丹的另一种用途。
《唐国史补》记载有赏花盛况,贵族女子也流传下来了斗花的习俗,这是贵族姑娘们的一种攀比炫富心理。所谓“斗花”,亦作“鬭花”。就是青年女子们在春时游园时,竞赛谁戴的鲜花名贵、漂亮。春时赏花斗花以戴插奇花为胜,当时唐王建的《宫词》中有“只斗时新不斗花” 的说法,说明了当时的斗花并不是为了比谁戴的花漂亮,而是为了比谁戴的花新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372f17162d52ba6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