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这条路原创文字集婚姻育儿
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

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

作者: 七彩蓝澜 | 来源:发表于2020-01-09 00:03 被阅读0次
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4]

本书最后的一个故事,来自作者本身。在作者的家庭教育里,同样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看到她母亲稍有余裕,就会带上两个孩子来书店,其实只是母亲自己想看书,无心插柳地培养了作者和弟弟的阅读能力。

他们当时并没有想过像现在社会大肆宣传阅读可以加分之类的效果,仅仅是因为母亲想阅读。在孩子们的眼里,母亲捧书细读的姿态是如何优雅。多年以后,她听到了“身教”这个词,对母亲的作为恍然大悟。想到了这些年我对两个女儿的阅读支持,禁不住想——不知道我画画和写作在孩子看来树立了什么样的形象。

作者的母亲,因为自身对学习的向往而不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除了自己积极学习,还给了孩子一个非常宽松的学习环境,当女儿在一年级就可以读着五年级的语文课本被老师建议可以培养孩子跳级时,她说:“童年已经很短了,只有笨蛋才急着快跳。”可是,我们放眼现在的社会,有多少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得到这样的抬举而沾沾自喜,巴不得从一年级跳到初中去。

她的母亲从来不看成绩的高低,也从来不要逼他们写多余的习题,在丈夫的反对下还支持孩子每天玩一会游戏。事实上,有太多的家长担心玩会让孩子散了心,只想一味着压缩小孩玩乐的时间。作者最终明白,她这样的母亲是“异类”。

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4]

看作者的故事,我深有感触,因为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个异类。在别人都追求名校重点班时,我选择了顺其自然,学校普通有上进趋势就好了。我并不希望她还没开始飞就被沉重的学业与比较压得羽毛松散,看到太多曾经优秀的人,最终还是回归平凡,但是因为曾经的优秀带来了很多无形的心理伤害影响的却是终生,我便不强求她。我甚至看到别人围着一堆在讨论上什么班好哪个辅导班提升更快时,会本能的抗拒,我不想被卷入那种比较与焦虑里去。反而,我常常跟她说:“你有乒乓特长,将来你出来社会也不愁没有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你喜欢阅读,即使平凡你的内心也不会庸俗,良好的心态和人品才是一辈子的事。”

虽然遇到成绩特别难看的时候我也会惊讶和焦虑,但是更多的时候我是相信她自己,她自己想用力的时候就能弹跳,不想用力的时候自己接受难过。如果靠家长来推着往前走,总有一天,被抱怨的还是家长本身。

女儿的阅读量是很多人羡慕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因此而建议我让她涉猎更深更广的阅读题材,例如四大名著,古文之类,因为这样可以考得更高分,听起来也更高大上。但是从我偶尔夹杂一些散文或比较有趣的科谱书籍常常被她忽略的经验来看,她最感兴趣的还是文学类,于是我尊重她的阅读兴趣,不想因为一些世俗的理由而强迫她改变。

有一天,她回来跟我说,她的老师建议我给她借历史和科谱类的书给她。我问她:“借什么书给你都不成问题,我借给你,你看吗?”她犹犹豫豫的说借一两本吧。我听出她的不情愿又不想违背老师的那种感觉,那个下午我一直在思考是否需要采纳老师的建议。诚然,老师的建议,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都像得到额外照顾一样感激,但是此刻我还是保留自己的想法——我希望她快乐阅读,享受阅读,不带目的的阅读。

当下我就咨询了我的阅读指导老师,他肯定了我的想法,说阅读是个人的事,不要追随任何功利目的而去刻意强制,对于老师那里,“尊重”她的意见就好。这个社会的人太浮躁,太功利了,都想考高分,都想进名校,没有人知道生活里还有“有趣、快乐”的一面。很感谢这个时候得到哈利老师的肯定,我没有让孩子为了迎合别人而刻意改变自己。我希望她由止至终知道,上学需要努力,自律,内心也需要得到尊重和滋润。

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4]

作者的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内心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直到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她的母亲第一次干涉她的决定,希望她填的是法律系而不是外文系,也因此母女俩有了一个敏感的话题,她觉得母亲过去民主都是“伪民主”,关键时刻还是会干涉她的决定。但是看尽世间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后,作者想到的是:母亲的决定是可以被理解的。她想要向母亲忏悔,并告诉母亲,母亲一职,她已经做得够好了。

最后,作者希望能在她的众多个案里找到为孩子教育尽心尽力的父亲,却一位也没有,包括她自己的父亲,也是“已婚单身贵族”,永远不参与讨论,只是双手抱胸,悠闲地等着母亲把她们加工成干净懂事的小孩。

放眼身边的那些家庭,就像这个社会一样太多脱离责任的父亲了。幸好我们家孩子的爸爸不是。我曾经发过这样一条信息“如果日后孩子们感激我的付出,更希望她们感激她们有一位爱她们,尽责有担当,在外冲锋,回到家看到女儿便展现笑容,女儿几十斤了只要女儿愿意他都会将女儿举高高,亲吻女儿那还沾着饼干屑的小脸蛋的爸爸。”他对于孩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也很细腻的,特别是有时候我需要他注意一些教育方式或者说话方式,他都会认真听取或者讨论,事后做出改变。

在生活上,我们基本上不会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对她们教育的事。有什么突发状况打眼神给他便停止,或者有些事情我是写一些比较长的文字道理给他分析,不管是否情愿,他没有跟我计较也没有跟我分辨。不过,他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也会采纳。总的来说,因为我对育儿方面接触的知识比较多,跟女儿们在一起的时间也比较多,育儿方面我是主,他是副,但我们是同心协力的。

我们都很普通,所以我们会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幸好我们随时都在积极面对我们做得好或者不好的地方,及时调整我们的步伐或者更加坚定我们的某些理念,带着爱,带着尊重,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未来,我们肯定还会觉得某方面有遗憾,但愿我们的孩子没有带着太多的伤害走过属于她们的人生。她们是我们的孩子,也不完全是我们的孩子,她们还是她们自己。

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4]

(完)

前三部分链接如下:

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3]

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2]

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也许不知何时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tq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