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有两次大事件如果按照当事人所说的,都应该是十拿九稳的好结果!可最终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全然不是按照说的去做的,结局当然大相径庭!
从这两次大事件中,我们也能从中学到,有些话必须学会听弦外之音,才能真正辨别出话中话或话以外的文章。
图片来自网络第一次事件:是外戚大将军何进与太监斗争的决胜关头。
太监们想杀掉大将军。大将军的策略是:联合众官员,杀掉所有的太监;
而众官员的策略是:联合大将军,只杀掉少部分太监,使太监们与大将军互相对杀,然后从中坐渔翁之利。
而众官员里又有两派:一派是袁绍要杀掉所有的太监;一派曹操要杀掉少部分太监。
袁绍是这样信誓旦旦地说的:“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可是在实际行动中,他完全不是按照他嘴上说的,而是完全作出了和曹操一致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袁绍冲进宫中,只斩杀了太监蹇硕一人,按他自己说的要斩尽杀绝,他却不杀了。跑过去又对大将军说:“今日可乘势尽诛之。”
袁绍如果真的要把太监们杀尽,就根本不会给对手丝毫喘气的机会。明明有条件杀,却停手不杀了。
袁绍为什么这么做?
他用实际行动只杀了一个太监,留下了其余太监,是以便于可以攻击大将军。
另外,袁绍还忠心耿耿,为大将军出主意:“既然您不好意思动手,那就传旨叫下面各个地方政府的头领们都带兵来逼宫,太后迫于压力,必然会杀掉太监。”
大将军没有深究,也没有想一想,他为什么提出了这么个“馊主意”?!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大将军还兴高彩烈说:“此计大妙!”
曹操却提出了不同意见:纷纷招外兵,动静太大,其事不秘,事必不成。
究其实,袁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呀?
他如果真要杀太监,不需要招外兵,把动静搞那么大。把动静搞大,唯一的目的,就是提醒、逼迫太监们快速下手杀大将军!
结果,大将军进宫的时候,被预先埋伏的太监们砍为两段。
太监们杀了大将军,马上宣布圣旨:“何进谋反,已被诛杀,其余胁从人员,一概赦免,既往不咎!”
照例,这个时候大家应该各自回去。
袁绍却突然厉声大叫道:“阉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
袁绍之弟袁术、袁绍、曹操把太监们全杀了!
这样,外戚和太监两股势力,都消失了。而朝廷的官员们全胜了!袁绍等当时完全赢了这一盘棋。
所以真不能听表面说的话。有时是猴王涂料,专做表面文章。有一句近乎真理一般的话:不要听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
第二次大事件:是曹操和王允密谋要暗杀董卓。
图片来自网络一日,大臣王允在家中设下宴席,邀请过去的旧臣们都来喝酒。
酒过数巡,王允说:“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方有了大汉天下;谁想传到今日,竟丧于董卓之手也。”
王允经过一番试探,发现众官都不表态,只有曹操一人有意。
于是,王允就与曹操私下商量。
曹操高声道:“操虽不才,愿身入虎穴,斩下董卓之头,悬于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问他:“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说:“近日我屈身以事董卓,实欲乘间图之。现在颇得董卓信任。听说司徒府上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曹操,入相府刺杀董贼,虽死不恨!”
讲得惊天动地,言词凿凿,一切好像为了国家、为了汉室!而实质上背后利益在角逐!
但是曹操去杀董卓的时候并没有拚命?!
图片来自网络因为王允的司徒身份是个虛职,而朝廷的大多数要职都已被董卓的爪牙占据了,因此,王允不具备在朝堂之上以合法手段与董卓相争的条件。
王允要刺杀董卓根本没有机会。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曹操。如果事败了,曹操倒楣;如果事成了,王允获利。所以这种合作玩不下去?
不是说王允这个人没有诚意,而是他不具备合作的条件。他和曹操太弱了,这次联盟开始就不成立!最怎么信誓旦旦都没用。
曹操不会作无谓的牺牲的,既然刺杀董卓的计划无法实施,就另作打算了,他投择了逃离京城!
曹操的话确实斩钉截铁。那种不杀董卓,誓不回头的决心很大,可是在具体的情况下,为了保住自己的命,说归说,做归做。曹操绝不会像有些脑子进了水的“武士”,选择与董卓同归与尽。
他权衡了利益后,就跑多远就多远,不会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了就要干,曹操在《三国演义》里的形象就是勇敢、机智和狡猾。
通过这个故事,看起来曹操是想按照他讲的话做的,但是有两个基础不牢固,所以他的也只能作废了!
各位看了这两件事,是否能得到启发?何进、王允,因为各自原因,最后都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样的问题是:太过相信自己和自己的直觉了!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真要认真听别人讲话,这样才能辨别真假,听出弦外之音,做好两手准备,才能真正无往而不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