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孟子离开齐国后,还是等了齐王三天
昼这个地方,离齐国都城临淄不远,是个小城市。孟子离开临淄之后,在此地停留了三天,等待齐王的挽留。
后世有人借此事抨击孟子,说他做事拖泥带水。但他们忽略了:儒家的精神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第一次见齐王就清楚他并非商汤武王之材,但他愿意等齐王觉醒,施行王道。
在昼城的三天,看起来是给齐王的最后机会,其实是给天下的机会。大丈夫不拘小节,但凡齐王出城挽留,孟子都还愿意再次尝试,将仁义推及天下。
孟子对齐王的留恋,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源自他试图令天下之民获得安宁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国别,也压过了维护自己名声的需求。
核心知识点
孟子为什么能有舍我其谁的大气概?
孟子离开齐国,心里也是不高兴的。但他的不高兴,只是悲天悯人,并非怨天尤人。
他的悲悯,来自对“时”的判断。“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种历史循环的看法并不是孟子首创,但他这么直截了当地讲了出来,对后世中国的历史观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在齐国失意,却仍然能在离开齐国的路上说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跟这个历史观有很大关系。当他把目光转向过去,发现从尧、舜到商汤再到周文王,每五百年就有一次大统一,会出现一个思想文化领域的圣人。
从而,对自己所处的历史位置有了新的认识,生出了“舍我其谁”的气概。
应用延伸
人应该怎样找到自己的使命?
中国人追求安身立命,不仅生活要有着落,精神也要有寄托。
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使命,强烈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他才能坚定地活着,不致郁郁寡欢。
可是,要怎么找?
一个很好的办法,是把时间线拉长。原先只做了十年规划、五年规划,现在则可以去看看祖辈在做什么,去想想一百年后,你希望自己因为什么被记住。
这时候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更广阔的场景。假如你希望家乡的荒漠上可以出现一片树林,孩子不会再被风沙迷了眼;假如你希望今日写下的文章仍能点亮未来的年轻人,找到他们的人生方向......这些,就可以是你的使命。
天若降大任于斯人,斯人又怎会不快乐?失意的人若想振作,就要跳出现实的鸡零狗碎,找到一个更高的视角。视野宽了,办法也就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