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作品>散文读书
蘋安|文学理论课第二讲听后感

蘋安|文学理论课第二讲听后感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22-08-24 06:52 被阅读0次

    吴康老师文学理论课第二讲听后感

    文/蘋安

    八月,暑夏炙秋之际,寻虎文学社之“美学美育群”分享的“耶律大学文学理论课”,如期举行。我有幸听完第二讲,精神分析流派简介。在此非常感谢吴康老师和寻虎老师。

    由于课程很丰富,信息量很大,在此我仅挑出冰山一角,分享以下几点个人的感想拙见,如有不恰当之处,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首先,当讲到阐释学时,提到了读者和作者的问题。说到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会带着我们前有的认知去阅读,比如说带着以往对精神分析流派这个认知来读,然后,这一个观念在阅读过程中一直不断的变化;或者带着自己的偏见去阅读,随着阅读这个过程的进行,我们的偏见不断的被打破,然后整合,形成新的偏见。阅读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偏见的打破和整合和过程中,把文本读完后,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之后就会开始探究文本的意义。

    这一段使我想到,寻虎老师经常和我们讲的六字决,即喝鱼汤尝滋味,这个对阅读理解的方式也可以作为我们如何尝滋味的一种见解:阅读后形成一个整体,通过整体来探究文本的意义。

    其次,提到哲学有两个大问题,一个问题是,意识和物质谁先谁后,先有意志还是先有物质;第二个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康德说,我们的思维并不能正确的认识存在,而这一刻,谁能告诉我,我是谁。比如说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精神分析就牵扯到对人本质的一个问询,不仅是我对外物的一个问询,而且也是我对自身的一种问询。

    比如,提到了古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而这个谜底不是别的,正是我们大家,也就是人类自己,在这儿,他附属了斯芬克斯之谜,是一个什么样的神话。斯芬克斯之谜,也就是表现了对人本身的一个质询,就是我是谁,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又比如,提到俄狄浦斯情节,又叫恋母情节。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是被一个厄运所诅咒,他不是自身,要去做这样的事,他也不知道那是他的母亲。俄狄浦斯王为什么没能避免这个悲剧?这里有通过宗教学神学的角度来诠释俄狄浦斯王,把它当成有智慧的神,帮助人们摆脱厄运,俄狄浦斯王自己也对此深信不疑。当他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他是对自己肉身的一种惩罚,对肉身之眼的一个剥夺。

    在某种意义上,他开启了什么?开启了心灵之眼。俄狄浦斯的眼睛被海德格尔视作寻求真理的眼睛,是理性的象征。但杀父娶母,是他的宿命,所以,有的人也会从宿命论的角度去诠释,这是他改不掉的命运。

    这一段,使我想到,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关于命和命运的说词。那么斯芬克斯之谜和俄狄浦斯情节,开启了我们的心灵之眼,那对于心灵和意识,我们需要开始深入的去了解自己的心灵,去认识清醒的意识,进而开始探索幽邃的无意识领域。恰如寻虎老师经常提到的本源,我们要努力探索本源,让自己栖息在本源处。

    第三,这里说19世纪浪漫派文学,注重情感想象和个人心理刻画,把文学由模仿转为表现,以及明白的显露出对意识和潜意识的兴趣。

    这里再一次提到了表现,我对浪漫主义所知甚少,我想我也可以把这里的表现理解为寻虎老师经常和我们说的聚集,生成,呈现,即表现。

    第四,这里提到了关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梦游、力比多等等,以及记录梦中的片段。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面这些话:

    某一些方面,我们要把情绪释放出来,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

    海明威的用词非常的精炼,而在这精炼的文字之下,它蕴含着冰山下面的那一大片,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人是中间的一个存在,你看上有天下有地,而人就存在于这个中间,上为阳下为阴,而我们人就处在这个中间,我们可能需要达到一种阴阳的一种平衡,自我就起到了在生活中得以让我们自己平衡的一个东西。

    另外,我认为对大家受益的还有对于情绪的两种说法,一是排除掉,一是升华掉。排除掉,也就是发泄掉,要用正确的方式发泄,不要用变态的方式发泄。什么是正确的方式,比如可以对着枕头,使劲打那个枕头;或者是在家里弄一本废纸,一生气就撕纸;要么疯狂的去跑步,要么叫喊等,这些都是发泄的方式,不要压抑它,不能压抑它,压抑它就会变态。另一种是升华,升华是干嘛,去弹弹琴,把它变成某一种爱好;或者变成某一种体育运动;或者用写日记的方式,把它用一种文字性的东西表达出来。

    第五,从精神分析谈到文艺创作。通过意识活动表面寻找无意识动机的理论,那么对结构主义的追寻,深层结构的努力很有影响,这个我们就说是冰山上下面的那一层,那么现在我们说这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它的运用可能会比较机械,所以,现在理论家通常这样分析自我、超我、本我,比如用来分析鱼人和它的灵魂,那个美人鱼象征着他的超我,鱼人是一个自我,而他的影子是他的本我。

    另外,“梦就是一种释放潜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一个途径,文艺作品也是这样的。” 这句话也值得我去思考。

    最后,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这也为我们前面的斯芬克斯之谜,提供了另一种回答:同样是对人的某一种认知。

    再次感谢吴康和寻虎老师,您们辛苦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蘋安|文学理论课第二讲听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og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