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浮世有清欢诗.殇每天写1000字
因是故人来,想起那些关于读书的旧时光

因是故人来,想起那些关于读书的旧时光

作者: 心若芷兰 | 来源:发表于2016-12-24 23:22 被阅读76次
    简单爱

    当我们回忆时光的计数单位开始用十年时,岁月的风正打着唿哨飞速流逝!

    睡下终又复起,按下飞转的轮,顺着时光的轴,慢慢转……

    第一个十年,基本都是散养式的,入学前,和伙伴们玩的不亦乐乎,常常忘记归家的时间,错过吃饭的点,那也不用担心饿肚子,自己的聪明才智总能创造出美味,记得朱老师写过他的童年,用煎饼卷白糖是无上的美味,在那个物资不怎么充裕的年代,白糖还算稀罕物,不常常有,煎饼卷咸菜丝大葱,也吃的津津有味,萝卜条配花生米,白菜心配咸菜,炸油脂儿,炸花生油剩的果子饼都能当美味!总之,错过饭点是不用怕的,悄悄自己解决了就是!

    现在的孩子,不是饿了找吃的,是饱了找零嘴,错过饭点就是家长的失职,就是对祖国花朵的摧残,对爸妈不依不饶,在他们的概念里,爸妈照顾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不能有半点闪失。玩是家长的一大烦恼,没的玩,玩具新鲜几天,对于玩游戏倒是爱不释手玩的不亦乐乎。孩子结伴出去玩是个难题,不是担心磕着碰着就是担心遇见坏人被拐卖!自己能解决的还有玩乐大事,十岁之前,是最快乐的童年,无忧无虑,不必担心没有玩的,玩水玩泥巴,逮鱼摸虾,故乡有条小河从村前穿过,那可是孩子们的乐园!翻开石头找螃蟹,围塘捉鱼,光着脚踏在淤泥里,偶有大蛤喇硌脚,回家便可以邀功请赏了。要不就成群结队的在村前大片的菜园里找桃树杏树的苗儿,那时很多家中所栽的果树是孩子的功劳!

    到了该读书的年龄,便有在校的孩子通知每家适龄入学的孩子家长,孩子该上学了。我记得我家接到通知时,妈妈正在灶间烙煎饼,听说需要交五毛的学费就转来问我,想不想上学?我傻傻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上还是不上。于是妈妈就说明年吧,我就晚了一年入学,别的孩子上了一年育红班,我直接升入一年级。多玩一年付出的代价就是跟不上,语文还好点,数学根本就摸不着头脑,直到二年级才慢慢入了门,到三四年级做数学题成了一种乐趣,那时好像没有什么作业,但是我的印象中,数学老师就拿一本厚厚的资料给我,自己做去。栽树问题,工程问题,追及问题,还有鸡兔同笼都不成问题,每天都在做,不问为什么做,就做着玩。也没有想过累.作业多的问题。也不记得有排名有比较。可能老师不公布?没有什么印象了,倒是记得那时不会骑自行车,出去参加比赛,老师就用自行车载着,出去比赛的一般也就三四名学生,另外几个男生自己骑着自行车狂窜,老师一边嘱我坐稳,一面追那些孩子。那时亦是傻傻的,每次出去比赛都是我,我就替同学鸣不平,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下次让xx去吧,老师便也笑着点点头说,好好考,考好了,下次让她来!自己就也特别开心,觉得替好朋友说话了。

    那时读书也是随兴的,不是喜欢什么书读什么书,是能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谁家有藏书都是公共的,互相借来借去,《呼家将》《三国演义》《水浒》《杨家将》还读了半本《红楼梦》,只找到上没找到下,邻居翠姐家有好多好多画册,也有叫小人书的《神鞭》《花木兰》《洪湖湾》《岳飞》《霍元甲》太多了,有图有文字,识字不多,连猜再想意思就明白了。

    没人告诉你多读书,读好书,拿过来就读,早晚把故事整明白才放下,全凭兴之所至。

    那时写作文是写实的,比如写一封信,就真的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家信与他们分享成长的喜悦,写作文就写身边的生活,帮家人做饭,捉迷藏都是鲜活的素材,每天发生的就是要表达的。真是不理解现在孩子那么丰富多彩的生活怎么就没的可写?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就有不同,每一天都不是简单的重复。

    那时考试没有抄的意识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估计也有个别不听话的,所以有时拉到外面去考就多了更多趣味,天大地大考场好大啊。

    小学毕业考那时最有趣,很感谢我的老师们没有给我们高压,允许我们到外面小树林里背书,背语文,背自然。是学校外面的小树林,在一个荒坡上,村里人不舍得荒弃,押一些杨树枝慢慢就长成片了,高高低低顺其自然。绿叶就掩在眼前,日光闪闪烁烁,听蝉鸣,戏书声,该背会的一定背,玩也是没有耽误的。有时我也在反思,我们的圈养方式,究竟替孩子们争取了更多读书时间还是降低了孩子学习的效率。

    读了初中,是一道明显的分界线,学会喜恶老师,以自己的好恶评判老师,也就直接影响自己对这一科的学习,在不喜欢的学科课堂上偷偷看小说是一种乐趣,这时读的比较多的是武侠小说,古龙的,梁羽生的,还有一个复姓欧阳啥的忘记了,那时看的如火如荼,晚间作业极少的,写完接着看,现在想来,读书的方向真的需要引导,武侠小说以一个虚构的世界让武侠心随所欲,满足一个小小少年的想象力,于学习,真的没有多大效力。那时也读一点三毛琼瑶的作品,记不太清了,汪国真的诗倒是抄了不少。那时就有做笔记的习惯,好像小学起就有,日记本是奖品,老师说,拿来抄好东西,就听话的抄了,好作文好诗好句子,不是每天抄,喜欢的就抄,初中毕业时有好几本了。

    读了高中,也没有立刻就进入备战模式,按部就班的学习上课,每晚有一节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时读书倾向《散文》《读者》《读者文摘》,《辽宁青年》也是一本极好的杂志。周末可以不回家,饭可以托同村的捎带,自己携了书去汤河边玩,那时汤河还没有修的这么齐整,就是原始姿态,长满芦苇,不时有水鸟飞起又飞回。在夕阳里,透过芦苇看远方,天空澄澈,都是蔚蓝的明朗,没有未来的概念,也不知道高考的压力,学便学,玩也就玩了。或许这样的姿态读书考学没有多大出息,但想来,没有完全被考试的指挥棒完全淹没了自己,始终保持自己的一点小小爱好,也是幸事!

    当进入第二个十年时,学习基本是尾声,读书的爱好倒是有了更多机会。

    因是故人来,想起旧时光,关于读书的话题常翻常新,身为师,身为人母,为人父,对于教育,关于读书,也有了更多的看法与想法,真心赞成今天教育为孩子创造了更多发展与学习的优渥条件,但也让孩子失去太多自我学习与发展的乐趣!

    诸多成熟的特长班,让孩子发展特长有了更多途径,也让孩子失去自由支配的空间;诸多的玩具电视网络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却失去了走进大自然的兴趣,甚至懒于交流,如果不是玩游戏,说宫戏都很难找到共同话题。益处自然也有,懂得更多,信息量更大,但是在声色里易于浮躁,难以沉静。看待问题总以挑剔批判的目光,发展缺少向上的动力与积极性,不是往前看是往下比,给自己找台阶,找借口。读书,更是奢侈,随便翻翻行写写笔记,抄录精彩,谈谈感想,还是免了吧,太累,写,可以啊,百度,什么都有!

    傻子才会去抄去写去记,有电脑有网络,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读书的素养真的不是电脑能解决的,张溥张天如的七录斋不只是励志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生,是方法也是榜样。

    心随所想,记一记曾经的读书时光,慰藉总会失去的青春……

    后记:关于教育和读书,话题里有太多不满,但又无奈无法改变,就像同学说的,急功近利的社会催生急功近利的教育。体制也好观念也好,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能做的尽心力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是故人来,想起那些关于读书的旧时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sr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