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的时候你跟我说:“妈,这次上课你别来看我了!”“为什么呀?”我问。“第一,不一定每个学生的父母都会有时间去看他,如果你去看我了,周围同学的父母都没有去看,我怕他们想家;第二,你不是一直想锻炼锻炼我独立生活的能力吗?这可是多好一个机会;第三,我怕到了高中会有不适应,万一你去看我的时候我一不小心掉泪了,多丢人!”你半调侃半正经的给我分析着。
于是,这个周末,我一直在忍着想去看你的冲动。少了一个你要我照顾,好像突然空出来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我还好,教育圈里浸洇多年,对为人父母者在孩子每一个阶段要面临的问题早就有充分的考虑,我当然知道,以后的日子你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不是早就计划着,要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吗?你爸爸却失落的紧,楼上楼下的转圈,无所适从的样子。不停的唠叨着:这孩子一不在家,怎么觉得空落落的呢?甚至跟我商量,要不要再生个闺女,填补一下家里的空白。好在周六加班,忙忙碌碌的,也就过去了。
晚上你爸回来的晚,我听见他习惯性的走到你房间门口,开灯看看又回来了。黑暗中我没有理他,但是突然特别心疼爸爸,灯亮的一瞬间看到你空空的床他的心里一定有失落的叹息吧。
憋到周日中午,还是没有忍住,我决定给你送饭,顺便看看你。九点多开始,我就在心里盘算着给你做什么?鱼香肉丝是你爱吃的,与鱼香肉丝绝佳的搭配是米,但前一段好像听你说吃米都吃腻了,挺想吃面条的,做面的话却总要刚出锅才好吃,带到学校稍一等待就发成一坨了,想来想去我决定给你做烩捞面,烩面筋道,捞出来后不至于粘成一团,即便稍有粘连,菜一浇也就拌开了。当我把烩面、番茄鸡蛋炒豆角、米酒蛋花汤、西瓜甜瓜拼成的果盘分别装进四个便当盒,准备放进便当袋子的时候,你爸比我还快的发动了车子,说:“我也去。”我在心里窃笑,要知道,以前我为你做什么的时候,他可都是悠哉悠哉的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呢。
到学校的时候是11:52分,还有八分钟你才下课,我站在教学楼后的树荫下等你,铃声一响,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出来,教学楼变成了泄洪时的三峡大坝,人潮迅速的没过我,没过静安大道,直没向餐厅。你先看到的是爸爸,大概有些意外,神色间有些迟疑,我对你挥手,你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跑过来。相对于我们看到你时的喜形于色,你总是表现得有些内敛。
来不及跟你多说,把便当一一打开,赶快让你吃饭。在吃饭的间隙,你断断续续的跟我们交流着这几天的感受:
“我正在为我说不让你来看我的话后悔呢!”
“你们吃了吗?”
“还行,没有什么不适应,就是挺怀念初中的老师和同学的。”
“早上老停水,必须得头天晚上接桶水才能保证第二天的洗漱。”
“吃饭只有二十分钟,晚上刚到寝室就熄灯了,中午只能趴桌子上午休,每次都把胳膊压麻。”
“太难了,本来英语就不太好,现在好多语法都听不懂。”
来不及做更多的开导,只能告诉你,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必经的一个过程,无可更改,不能回避,你只有勇敢的面对,尽快的适应,用心的接纳,倾心的融入,你才能愉快而顺利的走过这三年。
你向教室走去,我和爸爸目送着你的背影消失在楼梯的转角,默默地收拾好便当盒。我看看表,12:19分,整个校园迅速的寂静了下来,潮水一样四散的人群倒带一样一瞬间就回归了原位,似乎那二十分钟的喧嚣只是一个梦,从来没有来过。日光强烈的有些晃眼,有鸣蝉不知疲倦的吱吱的响着,校园里空无一人,只有绿杨掩映的教室窗前,透出一排排整齐的脑袋。
回来的路上,爸爸一直为你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心疼不已,我却想的更多, 所谓“严父慈母”,体现在我们身上却总是相反的。这么多年的教育生涯,使我对你的成长总是充满了忧患。青春期的孩子,学习这条路,有太多的变数,在妈妈身边,有太多曾经优秀的孩子,在这三年里,变得沉沦。也许是因为不能吃苦,也许是因为诱惑太多,毕竟耽于安逸总是要比负重前行容易的多。不说学习,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是青春不在奋斗中闪光,又怎么许自己一个未来呢?妈妈知道,你从来不是一个特别有韧性的孩子,不爱阅读又使你对生活的认识少了一点深刻,教过你的老师都说你很单纯,这当然是老师们对你由衷的褒扬,可妈妈却认为所谓的“单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单纯”的孩子心思简单,做事情能心无旁骛,可是“单纯”的孩子也会因为缺乏对人生的认识而没有目标、不思进取。妈妈不知道,未来三年的时光里,你是会被艰苦练就一双逆风翱翔的翅膀,还是会迷失自我、甘于沉沦。
此时,我坐在阳台的窗前,窗外有疾驰的车流和晚霞正浓的天,我的膝上,是一本席慕蓉的诗集:“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儿子,艰苦也是我们别在你襟上的花,逆风飞翔的日子里,载着我们的祝福。这是一个母亲,在自己孩子身上,永远相信美好的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