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格言是句俗语,意为人的可贵不仅在于他有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在于他有反观自身、反思自我的睿智。
《老子·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大意是说: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则是一种大智慧;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在老子看来,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进了一步。为什么这样说?其一是因为,了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难,之所以说难,那是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自己想不到自己;而要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就无疑要有更大的智慧,需要有以他人为鉴的能力。
《韩非子·喻老》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的道理:“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楚庄王只看到越国朝政昏乱、兵力薄弱,而看不到自己国家朝政昏乱和兵力薄弱,因此想去讨伐越国。杜子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并且用眼睛只能看到外物而看不到自己为比喻,使楚庄王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停止了愚蠢的行动。韩非通过这个事例说明老子“自知者明”。并且下结论说:达到有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中国古代文献中,最能体现自知精神风采的莫过于《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人人皆知的名篇,一直收录在教科书中。此文展示了《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说理极为生动别致,立意也正直高卓,的确值得千古流传,世代研读。全文如下: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吕氏春秋·自知篇》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
鲁迅自认为一直是“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而已集·答有恒先生》),并且表露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坟·写在坟的后面》)。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其不朽的著作《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比芦苇强壮,而在于他比芦苇有思想,能自知。
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说,一个没有检视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柏拉图则更进一步说,内省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
当然,正如我国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择官》中所说的:“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人类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可贵的,因为他有思想;而人类中的某些个体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又是更可贵的,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具反思的能力。
《参考消息》曾摘引台湾《远见》月刊洪兰的文章说1:
在心理学上曾有个很有趣的实验,用镜子来测试动物知不知道什么叫自我。
实验者先把一面镜子放进黑猩猩笼中,十天之后,将黑猩猩麻醉,在它额头上点一个无臭无味的红点。在黑猩猩醒来,镜子还没有放进来前,黑猩猩并不会用手去摸额头,表示这个红点的确是无臭无味的,但是当镜子放进笼子后,黑猩猩一看到镜子中的“倩影”,便立刻用手去摸额头,而且用力去搓,表示它知道镜中是自己,而且知道自己原来是没有红点的。
如果省略第一步,没有让黑猩猩先接触到镜子,后来它们虽然看到镜中的自己有红点,但不会用手去摸,因为没有以前的自我可作比较,就无从判断。没有比较就没有抱怨,就不会用力去把不是自己心甘情愿放上的装饰品搓掉。
这个实验很让人震惊,当一个人不晓得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就只好任人摆布,添多了,减少了,都不会抗争。但是一旦照过了镜子,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了,那么一有非自主的改变便会立刻发觉,而且这个觉识出现后,不可逆转,已经知道便无法再假装不知道,他会在镜子前面一直看,所以有没有自知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目前整个社会最缺的便是内省的能力、自知的觉悟,给人一面镜子本来是应该照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使能自我改进。不知怎的,现在的镜子却变成照妖镜,把进诤言的人都照成妖怪,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自己绝对没有错。看到台湾台面上的政治人物,真让发明镜子的老祖宗坟墓里翻身,徒呼奈何!演化了六百万年,还比不上个黑猩猩!
照镜子的黑猩猩 顾云松绘1洪兰:“内省是做人的责任”,《参考消息》2004年9月7日第十五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