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坐下来想象一下贵族了。
随着时代的昌明,民众的辛勤,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好像基本解决了。向往财富、拥有财富,是装在人们胸中看似平静、实则汹涌的大海,谁都无法拒绝和阻挡。越穷越革命,越穷越有理,越穷越光荣,已然成了十分遥远而又可笑的“传说”。
有一部分人已经过上了“小康”乃至富裕甚至奢侈的生活了。正式文件中也有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表述。物质生活的确好起来了。
但不能不说,精神和信仰追求的道路还很艰辛和漫长。否则这毒那假、不择手段的欺诈、自私自利、挥霍炫耀、媚富嫌贫、无视规则、没有底线等等现象层出不穷。英国工业文明初期那种为了金钱和利益,人们之间“易粪而食”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和上演。
于是,就想起了“贵族”。
“贵族”,长久以来,在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中是个贬义词,如同那些年被批判的“权威”、“资本家”、“仁义”、“忠孝”等等一样。那些年也有“知识越多越反动”、“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口号,“贵族”好像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一帮寄生虫的称谓。
经过时间的沉淀,经过大脑的思考,经过真相的回归,是哪么回事吗?
查了一下什么是“贵族”。“贵族”是在雄厚财富的基础上,在一种高层次的人生文化观念引导中的一种人生状态。这么高大上!
在我印象中, 贵族首先是欧洲,尤其是英国、法国的那些有爵位的人。他们高贵富有,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异于常人,讲究门第与血统,物质和精神上高高在上,受人尊敬和向往。中国古代也是有贵族的,先辈们依靠功勋,获得地位,子弟世袭,荣华富贵。
据说,在泰坦尼克上,生死之际,贵族展示了担当,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妇孺。战争中,英法贵族子弟的参战率和牺牲率都高过平民。他们的教养、他们的精神追求,是被人们所称道的。
中国的贵族们肯定也有他们的名留青史的故事,可能只是少了挖掘整理和宣传。我记得那时候批孔子的时候,说他是没落贵族出身。小的时候也常听大人们说“大户人家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现在也有正面评价魏晋大家名流的。
西方哲人说过,不是拥有了财富就能成为贵族,贵族需要三代人的脱胎换骨。
真实的情况是,“贵族”是一个大大的褒义词。
我便理解,贵族:一是物质富有;二是精神高尚;三是敢于担当。这种担当不管是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他人。
贵族肯定不是纨绔子弟,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只富不贵,很容易滑入为富不仁的泥淖。
前些年有人大代表或是政协委员建议,国家应该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人授予爵位,像英国那样。
说明还是有人在意贵族。
真正形成贵族确实不易。不光要有三代人的脱胎换骨,外部环境的制约经常会把贵族扼杀于摇篮。
首先需要国家体系几百年的长治久安吧。我们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今朝到我家”,周期性的改朝换代,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和社会生产力的大破坏、大倒退。上一个朝代的贵族是首当其冲的革命对象。长久的和平发展是贵族生长壮大的土壤。
其次治理者要有目标一致的精神追求和制度性约束和保障,不能朝令夕改,因人而兴废。
再次要有个人的明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而且要有纵横不断的绵延和扩散,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族”。
贵族,那是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千年威武,万年雄壮的参天大树。
对于家族个体而言,贵族是一种代代不息的高尚追求和雕塑。上辈要有目标和信念,下辈要有坚守和忍耐。贵族的养成要从小开始。
体格要健壮。周正的体型要寄托气质和涵养。
精神要强壮。有目标、有信仰、有追求,风中雨中一样,始终是人生道路上不歪不倒的标杆。
要有悲悯情怀和正义良知。对人类尤其对那些弱势群体有柔软温暖的力量。
“贵”,多好的字眼,多好的寓意;“贵族”,多好的血脉,多好的传承。
想象贵族,正确理解贵族,继而向往贵族,培养贵族情怀,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成为贵族,营造一个富足、彬彬有礼、蓬勃昂扬、充满爱意的贵族世界。这可能是我的本意吧。
网友评论
重新思考贵族,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