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爱和人交流太多,性情的原因让我觉得和人交往劳心劳力。今天明明要开始复习功课,想起来昨晚想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撂下桌上的纸笔就去阅读。我不能对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食言。
我不怎么看村上的书,冬天跑步总也不想坚持。心中没有那么强的念想,总看着今天太冷了、雾霾太大了、汽车尾气味道太重、红绿灯太多、路面不好......偶然间从书单里翻到村上这本书才知道他原来也是个数十年如一日的长跑者。
看着村上的书慢慢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原来很多事情不是我一个人才遇到,上天给很多人都安排的有。想到这里不由会心一笑。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孤独,慢慢读了村上的书越发意识到自己是无病痛呻吟——矫情。村上的长跑其实很痛苦,要忍受很多的生理折磨。但是他还是能够苦中作乐、甘愿忍受,发现生命的乐趣,十分自在。读完村上的跑步,我便想到了自己最近心境的转变:我的生活真是滋润。其实也不是生活变好了,是我最近的心态优哉游哉得多。一周前我还觉得我的生活很痛苦,说来也怪,自从我得了张寄语后心里好多了。初九去佛堂拜年,长辈给大家派红包。红包里有一张书签寄语和两枚糖果,我的寄语是:因为自己的福气很好,别人才能够沾我们的光,没有说倒霉的人能够让人沾光。知足的人不会说缺这个缺那个,只要知足就能够常乐。
我想了好几天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在看书时读到一句话:扭曲现实——认知重评可以提高自身的幸福感。才恍然大悟。
情绪,快乐、伤心、沮丧、兴奋、哭泣、满足......都是我认识到的客观事实和对其评价的反映。事实评价反映(情绪)。只要能改变其中的一项,我就能扭转我的情绪。但实际上,我改变不了事实,也改变不了情绪。我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对这件事情本身的评价。换句话来说,我最好的选择就是扭曲现实,改变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改变心态)。因为我的内心世界不是对外部世界客观、忠实的反映,而是根据我的认知习惯、经验阅历、和当下的物理世界以及自身的局限构建出来的。
我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面不完美的物理世界,一个是我自己构建出来的心理世界。所以最重要的不是我的选择,也不是我的记忆,重要的是我对选择的评价。基于禀赋效应,即当我拥有一件物品之后,我会更加喜欢它。这个评价的效果,是真实的。一个真正睿智的人,就是要在这个不完美的物理世界之上,构建出一个完美的心理世界。
意识到这一点,我的人生就像开起了一道新的门。虽然人世间总是充满了不满,充满了痛苦,但我依然可以活在我为自己构建的完美天堂里。
同理,自己的福气很好,别人才能够沾我们的光。我的福气很好,不是说我的学业要出类拔萃、我的工资要比别人高很多、我能挣很多钱、我穿的衣服非常漂亮、拿到奖学金、考上好大学的研究生......我才是福气好、我的父母、族人、朋友才能沾我的光。
而是我能把每天都过的很好、很开心,只要是在我身边的人都会被我感染、快乐起来。这才是真正沾我的光。我的福气很好,我不会缺这个缺那个。不是说我的物理世界有多么完美,而是我能活在自己构建的完美心理天堂,并能感染我身边的人把他们一起接到里天堂生活。一家人、在我身边的人都能慢慢变得和和美美,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把天堂搬到人间,化娑婆世界为莲花邦。或许有一天我就会发现,这里就是天堂。
说这么多,总结下来就是:我们要调整我们判断一个事情好坏的条件。如果我们的判断条件一成不变,那么改变评价也将无从谈起更,不要说改变心态了。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无法将评价引向有利的一面。
多元化评价,往积极有利的方向来评判。可以改变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评价,甚至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进而改变我们自身的幸福程度。
根据心理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最后便是量变引发质变,境随心转、世间一切美好随你感召。期待某件事情发生,这件事就真的发生了。
无论你有没有认识的,在和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态度会影响他人的反应。我们周围的环境不是天然存在、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粗暴的对待他人,就不能指望别人能笑脸相迎。环境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有一个例子就是抑郁症。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就是长时间、高强度的负面情绪。
开始的时候,负面情绪可能来自事业上的挫折、亲人的去世、失恋或者考试失利等等。但是仅仅是这些负面的事件还不能导致抑郁症,将我们带入恶性循环的,是我们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你开始感到悲伤时,你就会想到更多的负面事情,看到周围朋友更多的负面行为,于是你也会有更多的负面行为和情绪。
而你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又会影响到你的朋友和同事们,于是他们会逐渐认为和你打交道很困难,因此会疏远你甚至离开你,这样你会感到更加孤立无援,从而陷入更深的抑郁。
久而久之,你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就会给你构建出一个充满负面情绪的悲观世界。
所以,当你假设你的周围是一片鲜花的时候,环绕你的就是一片花园;当你认为你的周围充满了冷漠与无情, 那你就将被整个沙漠所淹没;当你在认真提防周围的人试图诈骗你、占你便宜的时候,你的周围,充满恶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当你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即便是盗贼也会有人性的闪亮。
所以,改变判断条件、改变评价(心态)的最终目的,就是构建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周围环境。往往当我们构建出一个让自己舒适的内心环境之后,其他人也会莫名感到和我们相处很舒服。其实是我们温暖舒适的内心世界改变了我们接触这个世界的方式,温和接触让别人在感到舒服之余、不由自主的越来越想要亲近我们,愿意在我们身边卸下武装变得可亲可爱。
枪炮与玫瑰,选择权在我。
村上一步步克服长跑的困难,不断的说服自己坚持下去的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不断认知重评、改变心态的过程。人生一辈子的坚韧不拔、砥砺自强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这个过程和长跑中不断克服、忍耐身体的痛苦最后到达终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