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甲骨文识汉字-器皿篇(二)

作者: abby7021 | 来源:发表于2016-12-05 22:01 被阅读396次

今天继续昨天的关于器皿的汉字,不过今天的多讲一些礼器。就是过去我们祖先祭祀用的器具,主要还是贵族用的精美一点的器具。

第一介绍一下鼎:

甲骨文 ,上面的部分像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像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

第二:鬲(lì)

鬲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用作国名和姓时念gé)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这里特别注意,鬲的足是中空的。

第三:甗

这是它的甲骨文和金文,从外形上看  它们几个非常相似,甗(汉语拼音:yǎn,粤音“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是锅),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

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甗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

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壶、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第四:簋(Guǐ)

簋,古代中国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

西周 青铜夔龙纹簋

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皀殳”。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第五:簠 

簠是中国古代汉族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第六 盨

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说文解字》皿部:"盨,杠盨,负载器也。"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相关文章

  • 学甲骨文识汉字-器皿篇(二)

    今天继续昨天的关于器皿的汉字,不过今天的多讲一些礼器。就是过去我们祖先祭祀用的器具,主要还是贵族用的精美一点的器具...

  • 学甲骨文识汉字-器皿篇(三)

    昨天的甲骨文字写下来觉得这些礼器真的挺有意思的,咱们今天再扒一扒。 1、敦duì 部首“攵” 本义:古代食器。 描...

  • 学甲骨文识汉字-器皿篇(一)

    今天我们来讲讲器皿类的古文字,暑假的时候 ,我去了上海博物馆,里面摆放的古代的各类器皿,很多名字都不认识,感叹我们...

  • 学甲骨文识汉字-器皿篇(四)

    今天继续 讲 器皿,发现内容还挺多,大家以后去博物馆就知道基本常识了,今天一个小朋友问我,为什么三国里面的曹操喝酒...

  • 学甲骨文识汉字-器皿篇(五)

    1、盉 hé 盉是汉族古代盛酒器,盉 hé 形声。字从皿,从禾,禾亦声。“禾”指“五谷”、“粮食”。“皿”指“容器...

  • 学甲骨文识汉字-武器篇(二)

    昨天我们主要讲了石制武器,今天我们讲讲青铜制造的武器 随着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本领以后,人们开始吃熟食,大脑得到了...

  • 学甲骨文识汉字-动物篇(二)

    鼠:十二生肖之首,甲骨文像一只小老鼠张着嘴在咬东西;大家注意看 老鼠的特征没有? 1、牙齿 2、四肢 3、长尾巴 ...

  • 学甲骨文识汉字-手部篇二

    昨天我们学习了手,今天我们继续,人除了一只手做事,大部分时间是两只手共同操作的, 1、人的双手在下 为廾 举例 ...

  • 学甲骨文识汉字-天地篇(二)

    盘古开天之后 ,天地形成,云气上升。云字 非常的简单象形,在汉字里云 有卷曲和分层的意思, 举例 : 跟卷曲有关的...

  • 学甲骨文识汉字--建筑篇(二)

    作为一个人类居住的房屋,首先它要保证能够住人,住人的房子都需要有什么基础设施呢? 1、门 门的作用呢 最早是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甲骨文识汉字-器皿篇(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dl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