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沙第141篇原创文章,保留维权权利
一:线上产品体验(移动端)
1:APP安装及评论情况
华为应用商店:“我在家”APP有9万次安装,仅算15年至今华为手机出货量3亿台以上,“我在家”APP安装率在万分之三以下。
评论66条,18年仅有3条,用户评论集中在17年8月17日(55条)
IOS系统:无评论,苹果不提供安装量数据
个人感受及评价:整体下载量不高,用户评价有作假嫌疑,并整体评价一般。说明目前该产品的使用人群及客户活跃度并不高,或者真正使用者并不会去做传播和转介绍。
2:产品体验
首次安装首屏界面文案:
整体感受:符合消费心理,给人以”家“的温馨,勾起探索欲望。
底部菜单分为:首页,分类,生活家,我的
顶部菜单分为:推荐,热销精选,小户型······教你选
个人感受及评价:首屏架构较清晰,能快速引导客户需求,促销的6个大字整体降低了整体的美感体验(应该促销月的调整导致)
推荐,教你选,生活家空间:
生活家空间:
可以查看需要体验家庭的地址及预约体验,并可以分享返利
预约体验:
1:多出预约按钮,可选预约时间,需要提交体验人数及上传照片。
个人感受及评价:
1:预约体验的流程比较清晰,并且可以与房主进行交流;
2:房客的回复极慢,如果不能及时看到,预计N天也不能约上,因此存在“有名无实”的状态;
3:能够预约的城市及房主有限,规模需要扩大,不然满足不了需求;
4:分享返利类似CPS合作,会加强老客户的辅助推广
客服系统:
1:客服系统反馈较快
2:招商合作的意愿比较欢迎
3:自动推送活动及促销信息
菜单:我的
1:电商订单后台(购物车,搜藏,礼券,分享返利)
2:代付款,待收货,待评价,退还收货
二:商业模式思考
1: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
互联网行业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是毁灭式的,虽然现在还有像汽车类长周期,低频率,高费用的产品形态并没有被互联网行业颠覆。那是因为还有些技术,还有些政策,甚至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一旦5G成熟,AI成熟,政策开放,人员素质提升。这些所谓的高端制造业,也会成为颠覆的对象。
虽然你在石器时代永远预测不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而你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却可以思考下一个时代方向
2:自我革命很痛苦,被别人革命无退路
一个创新者,一定是革命者。具有前瞻的领导一定具备超凡的革命精神,并且将革命精神执行成结果!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不革命,就是等着被别人替代。
没有革命的精神毛泽东建立不了一个代表“人名利益的时代”;
没有革命精神任正非建立不了一个“华为时代”;
没有革命精神雷布斯建立不了一个“小米时代”。
3:时代的弄潮儿是因为踏准了发展的节奏
赵启明和团队首先尝试了电商销售,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主流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引流成本高的惊人,相当于“线上渠道费”。不仅如此,脱离了体验场景,不同于低端家具,中高端家具在网上根本卖不动,渗透率极低,只有2%。
电商的时代,是不适合他的时代;而他正在探索下一个时代,虽然路还很长,且一步一步可以想象到的艰辛,唯“创新者”能坚持到底。
4:商业模式可以随时模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超越
回顾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的发展之路,无不印证了一个事实:商业模式可以瞬间被模仿,甚至后来者很可能后来居上。比如国内的大部分的C2C(COPY TO CHINA)的互联网产品反而可以活的比首创的公司活得更好。
赵启明某的生活家+电商平台”的模式某种程度上与小米有类似之处:
1:将最终价值让利消费者,而不是中间商。
2:建立起客户与平台的互动触点,并且在触点与客户深入交互
但是,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很难被超越的。
纵然中国有15亿部的手机出货量,但是核心的芯片仍然掌握在别人手里。纵然有外交部解决中美贸易冲突,但是中兴也无法摆脱美国的强硬态度。
因此“我在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是“很懂这个行业”,还是对“生活家+电商平台”的模式的深入探索以及整合的能力?
我不得而知!
本文完
初稿:2018年6月5日,21时58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