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读书笔记
读《精进》:从未知到已知的解码姿势

读《精进》:从未知到已知的解码姿势

作者: 东北黄老邪 | 来源:发表于2017-04-22 00:28 被阅读73次

                                            1.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精进》第四章: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我从这一章提取的第2个技能点便是关于“解码”的理解。书中给我们举了一个小黄鸭玩具的例子,通过孩子、家长、工程师三种角色来给我们展示了不同身份或者说不同层次的人,面对同样一样东西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深度,请看图:

    认知的三种层次

    我们大多数人几乎是一直处于“孩子”视角,关注的重点是在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值得诟病的,毕竟还有太多的人是拒绝学习的。然而,就如同本章题目所说,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仅仅满足于信息与知识的获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起码要达到“家长”视角,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应该深入的去想一下这件事情的价值,要采用审视的态度去评判,而不是原封不动的全盘接受。

    如果再进一步,那便是“工程师”视角。这便是站在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具备“工程师”视角的人不仅仅能够客观审慎的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拆解,搞清楚底层规律跟内部结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亲手创作出一样完全属于自己的新的物品出来。

                        2.

    那么,面对一个未知的东西,正确的“解码”姿势是什么样的呢?书中给了我们三个入口条件,请看:

    编码的三种方式

    (一)  不只要寻找结论,还要寻找过程

    给大家举一个学生时代的小例子。我们都知道有些练习册的最后面是附有答案的,回忆下,你最讨厌看到哪个字?反正我最烦的就是“(略)”,每每看到这个字眼,真是想要骂出来。这便是只给结果,不给我过程给我带来的痛苦。这样的例子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说一个优秀的人,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他的成绩,而中间的过程却没有了解得足够清楚,这怎么能有效的指导我们的行动呢?

    (二)  不只要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看到这一点,我脑海里第一印象就想到了读书。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画出重点,会给每章甚至整本书提炼出几个核心要点,这也不错,起码说明我们读的时候思考了,也强过了太多人。可是这并不足够,因为提炼出来的东西纵然是要点,可是正因为如此,它从某种程度上是会造成信息缺失的,尤其当你搁置一段时间再回过头去看你总结出来的要点的时候,往往会一头雾水。

    我自己信奉的读书原则是:“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把书读厚的方法就是在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挖掘自己的想象力与思考力,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一连串的拓展,当你延展得足够远,足够深,这本书便“厚”起来了。在这之后,你可以再从你构建出来的“书”里面抽取出最本质的东西,这便是把书“读薄”。我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略显痛苦的“艰难”历程,才算是真正把一本书吃透。

    (三)  不只要比较相似,还要比较不同

    上周末,@秋秋跟我讨论关于写公众号的一些困惑,比如说感觉写无可写,没有话题时怎么破。我当时给@秋秋的回复是:你的经历如此丰富,可写的是极多的,比如说某个城市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考虑,横向是当下这个城市的人物、建筑、风情等等,纵向是仅就某个专题,从古代写到今天,甚至推测下将来。这些可写的方向便是去比较各种“不同”而衍生出来的话题。

                        3.

    物理学跟数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初始条件”,这个东西对于结果的影响是极大的。对于我们个体来说,同样如此。我们的“初始条件”不尽相同,这自然会导致我们都走在不同的路途上。尽管我们的“起点”不一样,但是我们“走”的方式却可以经过训练,当我们掌握更加高效、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走路”方式后,是会让我们省些力气的。

    《精进》这一章里提到的三种解码方式便是这样的一种“走路”方式,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这些方式的训练,愿我们都能“走”得更好。

    ——THE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精进》:从未知到已知的解码姿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ij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