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心中是有些惴惴的。因为考虑这样写会不会属于对佛的不尊重。后来想,关键是自己的感悟,况且自己也没有任何对佛不敬的意思。佛不我欺,那个瞬间,我确实就是那么想的,说出来就是了。
因为吃素,因为过午不食,经常会有人问,你是不是信佛?对这个问题,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说我信佛吧,有很多人就会问,你是不是皈依了?你学法律学哲学的怎么还会信仰宗教?
再说,看我这信佛的,也不参禅,也不拜佛,这种情况下说自己信佛,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但是也不能说我不信,因为自己还是对佛学充满了敬畏与渴望,况且还有很多东西在身体力行,对佛学的很多事情还很有体会。
以前很多人说,佛学是一门大学问,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去实证,需要去体验的事情。只看书,当然可以明白一些道理,但是佛学只靠道理是不行的,是无法体会到它的妙处的。
这一点,等我吃素六年的时候,我切实感觉到了。
很多人知道我吃素的时候,好奇地问,你怎么坚持下来的?或者问,你难道不馋吗?这样的问题,真的不是很好回答。不好回答,不是因为问题的答案不好说,而是因为说出来别人也很难理解,很难相信。
吃素,下决心开始的时候,确实想过万一自己再馋那些“荤腥”该怎么办。后来发现,一旦发愿开始之后,开始还吃“肉边菜”,根本没用多久,就没法再去吃肉鱼之类了。不但不馋肉鱼昆虫,而且还很奇怪以前是怎么那么喜欢吃那些动物尸体的。
还有很多人觉得吃素会很单调,这么多美味不就没口福了么。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吃素之后,体会到的口味不是单调了,而是更丰富了。
现在吃素,每一种素菜,都比原来美味十倍不止。而蔬菜的种类,与可入食的动物的种类相比,岂是一个数量级的差别!吃素之乐,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偶尔会遇到长期茹素者,交流起来发现,在素食的美味这个问题上,看法是那么惊人的一致!
原来从书籍报刊、电影作品,等等上面看,很多都说和尚要戒荤腥,要戒这戒那,也是觉得不可思议,戒那个怎么戒?戒那个做什么?
可是,等茹素到了一定阶段后,确实就是这样了,吃饭吃不得肉,不能有动物油脂,不能用蚝油,因为里面有动物成分,也无法食用其他有动物尸体成分的其他食品。吃不得生葱、吃不得蒜,吃不得八角大茴,吃不得辣椒。
以前我挺喜欢吃蒜泥的,尤其是吃水饺面条的时候,自己就要吃一小盘。现在一点也不想了,嗅到大蒜的味道受不了的感觉。有时想起原来的辣爽美味,控制不住来一点,马上就会受不了,好像每一个毛孔都沾染了大蒜的味道,恨不得马上去洗手刷牙。
到这时候,我才明白,佛教的这些忌讳,其实对于真正的佛者来说,他不是戒律,甚至也不是禁忌,而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做到这些,不需要坚持,不需要忍耐,不需要克制,甚至都无需刻意。
那么,为什么会被当做戒律呢?可能是有很多人,本身觉得自己是个佛者,但又没有实证,根本就没法戒掉荤腥。为了像世人证明自己是一位佛者,不得已而为之。你说你要是一位佛者,可你却你却沾荤惹腥?那叫什么佛者?你既然说你是佛者,那好,最表面的标记就是你戒荤戒腥,戒这戒那,最起码表面上先像一位佛者!
当然,学佛的好处,这仅仅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自己的意志力变得强了,因为你可以考虑学会发愿了。我自己理解的发愿,就是自己与自己订立协议,自己是基于对自己的要求去做,而不是为了身外之物去做。
你会对更多的事情从事物本身出发去考虑问题。就像观察一杯刚刚斟满的啤酒一样,你会把眼光透过啤酒杯上部分的啤酒沫,体会到啤酒沫下面的金黄色的啤酒。你会不被事物表面的表象所迷惑,体味到事物内部的逻辑及原理。
诸如此类的,还有好多。
这种感觉,很奇妙。
以前,我不信这个。后来,我将信将疑。再后来,我确信无疑。所以,我说,佛不我欺。
以后,还要继续体验、实证下去,去体察、探索、享受这丰富无比的浩瀚内心,做一个此心光明的行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