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释道传统文化
【缘悟】人生三大阶段【儒释道】

【缘悟】人生三大阶段【儒释道】

作者: 无戒可守 | 来源:发表于2020-09-12 15:20 被阅读0次

    年轻时学儒家 《经世》

    中年时学道家 《忘世》

    年老时学佛家 《出世》

    儒教

    教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教人《五伦八德》。安身立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佛教

    佛法教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佛法无边……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道教

    教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无中生有……有还无!三元九运,九九归一!

    明代高僧憨山大师说:

    不知《春秋》,不能“处世”!

    不精《老、庄》,不能“忘世”!

    不参《禅》,不能“出世”!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背道而行)。

    憨山大师是说,儒、释、道三家把“治理天下”和“超越俗世”的学问都讲到“极致”了!

    假如三家学问有一家没有学到,他的见解就会“偏激”!

    假如三家学问有两家没有学到,他的思想就会“狭隘”!

    若是三家学问都没有学,那他只是表面上“像人的样子”而已!

    中国清代文学家龚定庵有这样两句名言,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刻在心上:“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想灭掉一个国家,必须先灭掉他们的历史;想要灭掉一个族群,必须先灭掉他们的文化。

    可见不懂自己国家的“历史”,不能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是“亡国灭种”的徵兆!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精髓,三家智慧各有侧重而异同,而这种异同侧重恰恰可以对应人生的三大阶段——“年轻时、中年时、年老时”!

    中国文化因“儒释道”的融合而趋向“圆满”!

    人生三阶段如能贴合这三家的根本精神,就可以趋向圆满。这是人生的三种“大修行”,也是人生的三种“真境界”!

    年轻时学儒家 《经世》

    人在年轻时,要么思想刚刚开始成熟,要么刚刚踏入社会,此时面临很多重大人生课题,比如学会“做人”、“做事”,立业先立德、能够《安身立命》等等。而这些课题,也正是儒家的重要课题;儒家提供的,也正是最恰当、最好的智慧。

    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之气,也可以说是正气。先要有一身正气,这是做人的根基。

    孔子言“吾十五而有志于学”,自此一生不辍!

    王阳明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立志》,这是做事的根基。这两大根基,都需要也最适合在年轻时确定,如此之后铺开的人生才能有底线和方向,而避免误入歧途甚至邪路。

    人在年轻时,未经社会地充分打磨,身上往往有很多毛病和弱点,如果没有修养功夫,就很容易跑偏,失去操守、投机取巧,最终变得圆滑世故甚至不择手段。

    这就需要儒家的“内省”工夫,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勤于内省并及时修正,这是最有效也最容易上手的修养功夫,关键看能不能重视起来并做下去。如果能养成习惯,日积月累之下就是真修养。

    此外,人在社会上,最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怯于与世俗存在差异。而儒家主张“和而不同”,要求和气,但内心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见和品格,这样才能既不耽误为人处事,又能保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

    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最容易在周围人影响和现实刺激下不讲信用、不讲义字。这样的人,做人已经失败,做事必也做不大、做不久,甚至把自己折进去。

    于是儒家所极力倡导的“信”“义”,就显得尤其重要,最适合年轻人作为做事和做人准则。

    “恕”,又是儒家的一大精神。人在社会上,面临复杂的局面,很多事都是不合理,很多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宽容的态度,不但做不好人、行不好事,甚至连路都可能都走不下去。懂得宽恕,这是一种涵养,也是做人的一种方法和策略。

    最能概括儒家精神的一句话,就是《易经》中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上面所说,就是“厚德载物”,这是自强不息的底子,人品的底子好,事业的盘子才能大。

    有了这个底子,儒家最深入人心的,便是那强烈的“进取精神”,事情是需要去做的,要顺天应命!要努力去做才能成功的【天时、地利、人和】。

    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安身立命”(天地人和),担起责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是儒家的目标,也是年轻人的方向。

    儒家对于年轻人的要求,就是:做君子,立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年时学道家

    中年人,大多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阅历”,有了一定的事业和物质基础,所以人生的主要课题也就发生了变化。

    这时需要关注的,便是道家智慧。有个词叫“中年危机”,中年时期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而道家的葫芦里正是对症的药。

    人在年轻时奋发进取、有所追求,到了中年时就可能形成一种停不下来的惯性,就好像一个人忙惯了,一旦闲下来就会无所适从、觉得无聊。人到中年,在具备了一定的积累之后,还像年轻人那样“追求物质”,也会有问题。

    一方面,这可能让人模糊和忽视对真正的“人生价值”的追寻;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人陷入“欲望无穷”的泥淖中不得脱身。不解决这些问题,精神品质和人生质量就谈不上。

    道家超越物质功利的思想,正是化解之道。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庄子也一再强调“不以物累形”,“物物而不物于物”,人要超越物质,不为物质所奴役,用物而不是为物所用,才不会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明白这一点,以超脱的视角去看,而不是困在里面出不来,就是药方所在。说白了,中年时期的问题,症结就在于眼界不够高,格局不够大。

    跳出来之后呢?人生已经到了中段,是该到了重启对人生意义追寻的时候了。

    人在年壮体健的时候不觉得,只有年老力衰甚至接近死亡时才知道,人生的意义有多重要,那关系着你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心中是否坦然踏实,是否能够无悔知足。

    至于功名利禄,活着时当然有用,在生命的最后却只如梦幻泡影。中年时正是明白这些并开始着手的时候,不然就晚了。

    何谓真正的人生价值?老子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反者道之动”,庄子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成败祸福,都是相对的,都会变化,世间之事的好坏没有一定。

    人到中年,经历体验过的是非成败已经不少,就应当对此有所领悟,看淡一些,看透一些。然后就能回归自我,向老子所说的淡泊虚静靠近。这种受用,这种精神品质和人生质量的提升,才是实实在在的。

    此外,人到中年,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也到了该考虑“养生”的时候,而这正是道家的长项。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则正是道家养生的最高智慧所在。

    首要的便是要养足【“精气神”】《炼精化气》,神清则气和,气和则身安,办法就是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返璞归真,清静淡泊,“无为而为”。

    中年人大多焦虑,养“神”之法《炼气化神》,也最为切要恰当。至于其它健身养生法,如健身操、气功、瑜伽、太极拳、辟谷、打坐等,四季调和、饮食进补等,也要以“自然”为依止,阴阳平衡,不可过,不可强,才是正途。

    道家智慧对中年人的启示,就是:看淡尘俗,追觅高远!修心养性,性命双修,得道成仙,长生长寿之术!

    年老时学佛家

    人到了老年,已经看惯世间的“祸福成败、爱恨情仇”…… 历尽人间沧桑巨变,是到了“觉悟”和“放下”的时候了。觉悟才能放下,放下就是觉悟,这正是佛家人生智慧的第一义谛。

    放下,不是放弃,而是不再计较。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曲折,看过了那么多悲欢离合,心性打磨了大半辈子,应当有一份沉稳淡定、宠辱不惊的质地,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爱争、在乎,于是计较得就会越来越少。人生就是这样,经历过,才会甘心;经历够了,才会放下。

    年老之时,正是考验一生之“心性”质地的时候。 至于名利,或者该有的已经有了,或者没有但已经不再上心。因为到了这个年纪,更懂得以前的那种活法是多么累;也看清了凡事“有得必有失”,为了得到一些东西,也失去了另一些,甚至更多。

    所以更加珍惜“当下”,更愿意去欣赏身边生活中的美好,心时时跟自己待在一起,踏实安然。 这时的心态,就是平和淡然。这种平和,是一种历经风吹雨打后的坚韧;这种淡然,是一种看破看透后的“达观”。

    往后看,是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往前看,是庄子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合起来看,是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能有此感,就是真的放下了!

    这种不计较的态度,已经近乎于《六祖坛经》所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了;这种活在当下、与真正的自己同在的状态,也近乎于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了!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觉悟。即使已经垂垂老矣,能到此境,人生便也是不虚度。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放下”,只是佛家的一面;另一面,则是“慈悲”。看过和经历过那么多爱恨悲喜,看到世间还有无数人在“欲海”中沉浮,作为过来人,心中如何不会有一份“大悲悯”?

    所以很多的老人,我们常常能感觉到他们不仅平和安宁,而且慈祥善良,他们更体谅他人,更重人情道义,更加古道热肠,更能乐善好施。

    所以,年老时学佛家,要抵达的,就是:心中安然,与人为善。修行自己(真我)…… 找到“灵魂归宿”,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这正是最正统的中国式理想——先建功立业,后归隐田园,是人生世出世间价值两全的“圆满”。

    年轻时学儒家《经世》

    中年时学道家《忘世》

    年老时学佛家《出世》

    正是这样一个路径……在岁月中一路“成长”,在阅历中一生“修行”,然后抵达人生的“通透之境”!

    感恩宇宙万事万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缘悟】人生三大阶段【儒释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uw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