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第三讲有感
文/半夏
班级文化,软硬都要抓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的第三讲是“构建班级文化艺术”。说到班级文化,作为一个新教育种子教师,近几年我走访了很多学校,也见证了无数教室里的五彩缤纷花红柳绿。我自己的教室里,也在学校的要求下,在墙上贴了不少东西。但是,把教室的墙贴满了,就算这个班级有自己的文化了吗?不尽然。
我们所做的所谓的贴在墙上的“班级文化”,大多是零碎的,随意的,这儿贴一条标语,那儿贴一幅画;这儿贴几条公约,那儿贴一个展示台……即使贴在墙上的是各小组自己做的所谓的“小组文化”,也只是形式而已,并没有真正深入组员的内心,确切地说,基本不起作用。
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这是新教育的要求,目的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让这样的环境对学生产生影响和熏陶,进而形成好的习惯和品质。但是,很多贴在教室墙上的那些东西,有多少内化成了学生的习惯和品质?很多时候,这些贴在墙上的东西,只是装饰了教室,仅此而已。
什么是班级文化?为什么要有班级文化?只是美化教室吗?陈宇老师的一段话写得特别好:我们正处在一个信念缺失、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即使是学校这所象牙之塔,也难以免俗。膜拜成功,达到目的高于一切,功利的驱使让很多人迷失了生命的方向。班主任是学生的人生之师,在自己小小的班级里唤醒生命,重塑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班级文化,软硬都要抓陈宇老师把班级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我们贴在墙上的,是外在,是“硬文化”,而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风和班级精神,这是“软文化”。打造班级“硬文化”相对容易,而“软文化”的建设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系统工程。
班级文化,软硬都要抓。近几年,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尝试。
记得2015年我接手一个差班的时候,面对一群颓废的孩子,我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搜索了一些富有激励性的标语,贴在教室的角角落落。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都会利用这些标语,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但效果并不明显。
2016年9月我接手一个七年级普通班,班名为“萤火虫”班。经过反思和学习,我把教室划分区域,以小组为单位做班级文化。小组组名、组徽、口号、公约、愿景……并要求也通过各种活动强化每个小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把小组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好习惯和优秀品质。这样做,比单纯的贴标语要有效果,但还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班级文化,软硬都要抓今年的9月份,我接了一个九年级普通班,开学之初,我在班会课让让同学们结合初三特点提出几个关键词,然后每个小组认领一个关键词,小组围绕关键词做小组文化。
以上我的做法,可以算作是打造班级“硬文化”,虽然效果还不理想,但在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都在有意识地改变和进步。同时,我也在班级“软文化”方面积极尝试。比如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打造团队精神,我带着同学们完成了一系列游戏,“孤岛求生”、“过河拆桥”、“背靠背”……让同学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参与、体验、感悟、提升,这应该是现在的孩子学习最有效的方式。除了做游戏,还通过看电影、才艺展示、主题班会等方式和形式,不仅培养学生习惯,教会他们遵守规则,从而引领学生的成长。
近两年的这些简单的思考和尝试,也都比较琐碎,不够系统,而且还因为忙于一些其他琐事,都没能很好地坚持和落实。所以,作为班主任,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也很大。
国家教育部指出,班主任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那么,我们班主任就应该以班级文化为载体,致力于培养习惯、唤醒生命、重塑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班级文化,软硬都要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