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不死当以不休

作者: 易郁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23:38 被阅读29次

文以载道,华夏文明源远五千年,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世界文海中最辽阔最浩瀚最深远的一片汪洋,取用不尽。

如果我说中国的文化,是世界文明的源头,甚至终点,或许会引来各种不服,但我仍然由衷的坚持这样的观点,这也许也是骄傲的中国人阐述自己精神结界的一种方式。

我喜欢中国文化,我尤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小时候家里没有闭路电视,陪伴我童年时光的娱乐,除了一盘盘百听不厌的重庆“言子儿”磁带,还有爷爷最爱播放的戏曲影像。

一桌一椅,两两三人。素雅不失魅丽,诙谐夹带端庄。叮叮当当的锣鼓点,咿咿呀呀的韵和腔。还有台下突然响起的那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雷鸣掌声,叫好声,如浪奔涌……那种台上台下的绝佳互动,即便那时幼小如我,亦忍不住“啪啪”拍动小手,咯咯地笑出声儿来!

传统文化——不死当以不休

从热情奔放的川剧,我感受到了巴渝人家的热辣豪迈;从如歌似婉的黄梅调,我不意闯入千百载古人歌咏的妙境;从俏丽多变的越剧,我跌落才子佳人脉脉含情的幽怨;从细腻传神的京昆,我彻底沦陷那粉墨渐隐的韶光……

我总觉得那方简陋的布台搭建的不是演员们行走的所在,而是承载着一种种古朴卓越的精神力量,传递着最普通最基础而又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惩恶扬善,无欲乃刚。

而今的戏曲舞台,再也不是那纯粹可爱的地方。在这个人浮于事的躁狂时代,各个领域都被“创新”叫嚣着。假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亦侧重于“改”,无异于在最好的时代做了最坏的决定。

也许,你把相声净化得像雪花一样晶莹透亮,甚至飘进了人民大礼堂。只存歌功颂德之“雅”,而无伦理性情之“俗”,试问一室之雪比之一山之雪何如壮哉?

也许,你把京剧包装成赫赫威严的国粹艺术。恢宏的舞台,震撼的场面,各种新型的乐器加入伴奏,所谓“改革创新”,豪言“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但真的如之所愿了吗?

或许一时兴起,年轻的朋友走进了剧场观看了戏曲。但他真的爱上了这样的戏曲,这样的京剧了吗?

当一种艺术,需要用博人眼球而苟存,那是在面对客观规律之时耗费最后的尊严去挣扎!

有的艺术不需要太多的观众,“不遇知音不谈”,“不遇好者不谈”。曾经辉煌过,因为曾经有梅、尚、程、荀;有马、杨、谭、奚……而今鲜有爱者,只能说是一个时代的渐渐隐没,我们应该做的是好好继承,学习前辈留下来的一招一式,一腔一韵,尽量能够保持原汁原味儿的流派韵律,保存那一批仅存的忠实爱好者。

真正懂得创新的人从来不说自己会创新,因为他们懂得继承好了就是发展,而非为了取悦当下,失其本真。

当然,说句心里话,在我眼里大部分自诩“文化改革者”的人,都是在其领域里哗众取宠,寡廉鲜耻的另类。因为用功不深,继承不好,又不甘落人之后,惟有附庸风雅,故作高深,不禁贻笑大方。

譬如京剧界有“京歌艺术家”;书法界有“中书协大师”;相声界有“主流相声”……

文以载道,再回归这个词语上来!所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都蕴含着一种大象无形的深厚哲理,或许在不同年代所能理解和信奉的人存在巨大落差。

但那“道”,永远不会消弭,它一直会紧紧围绕在我们身边,或以另一种形式传递给我们。

曾经承载了这些“道”的文化载体,亦不会消亡,只不过它摆在那里,你有权力选择爱与不爱罢了!

相关文章

  • 传统文化——不死当以不休

    文以载道,华夏文明源远五千年,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世界文海中最辽阔最浩瀚最深远的一片汪洋,取用不尽。 如果我说中国的...

  • 谁是最可爱的人

    生当复归来 死当长相思

  • 生当做人杰,死当为鬼雄。

  • 思念、以相爱、以不死不休

    我们 以思念、以相爱、以不死不休 以思念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衬托出你们之间爱的多浓烈,距离则是在无意间告诉你,你日...

  • 生与死的区别

    生也不是生,有生就有死;死也不是死,有死就有生。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讲究生生不息,以死当归,以生为寄。如日夜互变...

  • 醒死当场

    鲜活的觉 被这个声音锥死在黎明当场 像憨豆的手按牢了低音的A键 却绝然失踪了他的神游。 又像唐僧的四大皆空 唇翕之...

  • 死当成英魂

    有一个问题一直很令人困扰,为什么人们对善良总苛求完美,对罪恶网开一面。仿佛一生忠良的人晚年说了句脏话便被打入深渊,...

  • 醉死当涂

    醉死当涂 文/寒江雪 一杯一壶一盅酒, 万千话语酒里有。 不悔梦里旧时事, 只悔时不待人愁。 端杯,停休, 辗转几...

  • 社死当堂

    今日天气多云转晴,心情裂开。

  • 自杀,该受到谴责吗?

    这世上一定有一种状态,叫做:生不如死。没有体会过这种状态的人,把死当成惩罚。体会过这种状态的人,把死当成是救赎。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不死当以不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gv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