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零散时光“吴话不说”——吴琳专栏我的大学
华南心路·博士之遇——吴琳(第一集)

华南心路·博士之遇——吴琳(第一集)

作者: 闲蛋侠 | 来源:发表于2016-12-03 12:27 被阅读550次
吴琳——贵大建规学院最直率的教师,开设《建筑美学》、《建筑设计》、《建筑批评学》等课程。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博士。

同学们:

大家好!

孙恺同学给我短息,让我把读博期间发生的点滴生活呈现给大家,想了一秒种,孙恺这孩子不仅帅还蛮有头脑,这建议挺好,揭开博士神秘面纱,让更多的同学有勇气迈向学术领域,蛮好!我应允下来,说好,月记。现在还有老师在其他学校读博,能把其他老师也调动起来,那就更好了。

博士,是光环,同时也是苦行僧。在读博士称为博士生,顺利毕业并拿到学位证、毕业证才叫博士。整个博士的培养和学习过程充满艰辛。当然,也有混的,和大家读本科一样,最后可以拿到学位,但学到真本事没有呢,混到头,一到真枪实战的时候,就露馅。但,不要小看了这些精英痞子,圆滑、世故、精明、对游戏规则明了,文章、申报书写得滴水不漏。呵呵呵呵,当然,也不要小看了导师,导师会清晰的分辨你是那种货色,来认真学的,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导师会带他,引导他,给他最好的机会,因为,大多数导师都希望能找到那个弟子传递自己衣钵,把自己对事业的追求,把自己对知识的掌握,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传递下去。这时,你会发现,导师的一身才华在闪光,你也会为自己的理想如何实现找到方向。混的同学嘛,也有他的本事,能毕业的话,大家都行走于江湖,都是朋友。

读博,决定走这条路了,几乎是宣布自己走向学术,从此甘于清贫和寂寞。“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所以,读博要想好,读研也要想好,不要为虚荣去读,也不要盲从大流去读。为虚荣的想显得自己优秀,上进,到处说自己考研或考博,又不拿出考研的拼劲,该上的课不上,给老师说,我要备考。你本科的知识都还没学完,自以为是的就不听课了,要考研了?!或者,给我们老师要分,老师,我要保研,不上85我保不了研,老师,给我高分,我要出国......混账!!!是的,考研,考博,就考历史、快题、英语、政治。掌握这几门的考试技巧就可以了,大四、大五的课能混就混。混吧,慢慢混,你不混,又怎显出那些沉稳、认真、执着、不会投机取巧、对理想充满激情的金子?!盲从的就比较可悲了,别人考研我考研,别人考博我考博,别人出国我出国,或者,老妈叫我考的,老爸叫我考的。呵呵呵呵,你自己呢?“在迷茫啊”。多么萌的答案啊,呵呵,可惜,生活是一部冷酷而高效的机器,它会碾过岁月,留下你的错愕,让你像沙漠中的干树枝,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海洋里张扬着你的失落。

我9月进的华南理工,43岁,这是我迈向生活的又一个高度也是难度。带着一个中年不惑的认识再度踏入校园,树影,阳光,年轻的面孔,如今,我融入了学生的群体,再一次的面对孤身在外的一切周遭。所有的事,我没有任何怨言,相反的,更多的以一个过来人的经历调整着自己的心态,也调整着陷入迷茫和痛苦的同学、朋友的心态(呵呵呵,博士也有许多烦恼的)。无论从机缘还是量子力学来说,我来到华南,也许,命运,有它自己的逻辑。我,只知道,顺利拿下学位,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命运送到我身边的人,让家中的老母亲,支持我事业的丈夫,以我为榜样的孩子放心。还有,让期望着我好好的朋友们看到我完成了他们做不到的事,让大家相信,天道酬勤,是存在的,无论年纪多大,只要有梦,就可以去追求,就可以实现。

校园的学习压力很大,我研究的是“建筑美学”,好难,一个包含艺术和哲学的学科,因为属于第三学科,交叉的学科较多,要搞清建筑美学的研究范围需要我至少1年的时间。开学以来,华南的空气是紧张的,用鼻子都闻得出来,大家都为毕业、小论文发表发愁。慌张,真的慌张!找师兄、师姐、导师、同学、听讲座,看书、看书、看书。看不进啊,分心,分吧,分个够,分够了,还得继续看书、看书!看了,开始想,想一下,再看!当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思想越来越清晰,呵呵呵,开心!坚持,原来这么好!

我们进校有一门公共课,“国际会议和论文写作”,全英文教学。对于我这种英语菜鸟,满满的忐忑。英语老师是一个60多岁的女教师,叫Garcia,气质太棒!知性还优雅!因为喜欢她,我开始打扮自己,穿着中式服装,有一天,她突然来到我的面前,夸我美丽而独特,而且深深的赞美我们的中国文化。我口语不好,心塞得要死,晚上回家给她写信感谢她的认可,羞愧自己不能很好的给她介绍中国文化。我还能不努力吗?我仔细认真的做作业,平生写出了第一篇全英文的科技论文,做了一个全英文的ppt汇报。当我做好了,我发现朋友好多,他们的眼睛里闪着光,激励着你,认可着你,原来朋友不是委屈求全得来的,你做好了,努力了,他们会来的。

我亲爱的学生们,大胆的面对你们自己,不要为难你自己,我希望你们快快乐乐的,即使平庸,也要找到屌丝的快乐。等想好了,想做了,去做去实现。不想做,也无妨,做一只闲云野鹤,自由自在的飞翔。

吴琳

粤,初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中国建筑史:谢谢各位同学评论,我是吴老师,能和大家探讨生命成长与历练的过程真是荣幸!共勉!
  • aca33c7fe455:人生最迷茫的不是选择,而是不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然,人生最困惑的,不是看不清别人,而是不了解自己,随波逐流,终会适得其反,我们不必为难自己,应去做自己喜欢,想做的事,去做自己心之所向的选择!!
  • ainisluobi:我挺喜欢吴老师文章中所说的,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非要随波逐流的考研、考博,我还是喜欢跟着自己的本心走,做自己喜欢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追求诗意的生活,就像柏拉图说的那样:“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应当用其中一块来交换水仙花”,不需要家财万贯,温饱舒适即可,内心真正的静谧宁静,在这快节奏的社会慢下来,感受生活的美丽,在我看来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 闲蛋侠: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老师在读博过程中洋溢着一种紧张的宁静,这让我想起胡适说过的那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博士之路固然艰辛,但一寸皆有一寸的欢喜。
  • 你好乔纳森:文章用轻松的笔触写出了严肃。 借读博经历的时候也趁机介绍了自己,治学者应有的一些方面。:smile::smirk:和作者这样的老师讨论,即使学术也应该是轻松有趣的。

本文标题:华南心路·博士之遇——吴琳(第一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hc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