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忽然想到初中时和爸爸互动的一个场景,觉得需要写一下情绪疏导五要诀。
1 当我将我所学的物理知识-----电池正负极这样的信息分享给爸爸时,说,电池,正极的装这边,负极的装那边时,爸爸说,切,要你教这个?我做了多少年电工,还要你来教?
2. 3 我的感受和思想是:
1)震惊----我只是想嘚瑟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想让爸爸来夸我一下,期待他说,呦,闺女长大了,知道这些了。我只是个讨要夸奖的孩子,却被认为我是来指导爸爸的,爸爸防备的话语,就如同一道墙把我俩隔开了。
2)难过---我感到很难过,我想象着爸爸会像在我初一时,把我高高举起来,说闺女真棒!那次是我特别意外收到夸奖的时刻,就是因为我成为第一批入团的团员。在我不知道啥叫团员的时候,老师给内定的。我本以为用我努力学到的知识还能换来爸爸的夸奖,没想到,却被支开,还说我是指挥他。
3)无奈----现在回想起来,我没有想把爸爸比下去或者想要指挥他的意思,但被误解,我觉得又难过,又无奈,咳。。。我甚至看到爸爸自我保护的小小孩了。那个惧怕被比下去,那个“切,要你教!”的背后是自我保护的围墙。
4. 我的需要是,那个黑暗窒息甚至有些透不过气的围墙,不仅仅围绕着爸爸的小小孩,我也在被动受影响,我需要那个禁卫森严的监狱气息可以远离我,远离爸爸。这是我的需求。被看见,被了解,被疼惜,被夸奖,被指引(如果爸爸摸摸我的脑袋说,呦,不错,闺女都知道这个啦,好好学物理哈,将来继承我的电工这个职位,哈哈。那多好啊。爸爸要是能这么说的前提是喜欢自己的职业,能够为自己的职业骄傲)
5. 建设性想法,在我初中时代,我感到,曾经被我仰视的父母,他们的软弱和各种生命中的漏洞开始被我看见。就像是一个小苗苗蹭蹭长大起来,看见那个满是漏洞和破口的家的房顶。我开始琢磨如何把这一个个破口堵住,但又常常觉得杯水车薪一般的无奈和无力感。
建设性行动:也许,某天,我可以平心静气再和爸爸提起这个事,告诉他,我那个时候只是在讨要爸爸的夸奖,没有想要指挥爸爸的意思。我在被人误解的时候,常常都是被冻结住,我无法立马为自己脱身,告诉对方不要误解我。这是我常有的一个人际互动的方式。后来反应过来了,也不敢再去和对方讨要说法,想着,算了算了,被误解就被误解吧。这也许是我需要成长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