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城(14)

作者: 咖啡遇茶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00:10 被阅读75次
玻璃之城(14)
14)表姐

暑假很快到了。

教师的暑假比较长,这可能是她们当老师的唯一好处了。往年的暑假,她总要和表姐联系,去和她一起呆上一段时间。

表姐住在塘西古镇,那是个盛产枇杷的地方,也盛产闲人,是个慢生活的地方。人们都说“仁者居山,智者居水”,如今,这样的古镇很是诗意。

周末,从杭州出发,差不多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表姐今年三十出头,虽然只比李彤大几岁,李彤在她面前,还像小了一大截。

从小时开始,李彤总是喜欢跟着她,跟着她玩,跟着她学。

李彤读初一的时候,表姐已经初三了。李彤被当教师的妈妈过分保护了,她像个温室里的小花朵,什么都没有见识过。表姐与李彤截然不同,她从初中开始,就是学校的小明星。

表姐的作文,每篇都刊登在一本叫《浅草》的校刊上。校刊一个月刊印一次,表姐的作文总是要入选好几篇。每一篇的遣词造句都是那么精美!表姐的名字是语文老师口中的传奇。

当时也很多同学给表姐写信,在信里,他们夸她有一双含情脉脉的大眼睛,像琼瑶笔下的女主人公。这样的称赞对于李彤是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她经常翻阅表姐的信,内心有点小小的失落,失落于自己的貌不出众,失落于自己的资质平平。

非但如此,表姐性格豪爽大方、交游广阔。周末,她和一群女生一起上街,去照相馆里拍写真,穿着民国时期的洋装和学生制服,镜头里的表姐经典又唯美,犹如一朵清新的茉莉花。店家就把表姐的照片放大了,挂在店门口当作原始的形象代言人。引得全校的毕业班的学生都纷纷效仿她们,去那家店里拍写真。在当地曾一度掀起一股民国风的热潮。

表姐的社会,是一本有厚度的现代小说。

校园生活不仅有阳光的一面,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暗面。

比如一些小混混,他们拉帮结派,集体抢劫,曾经携带匕首,深夜混进女生宿舍。

尤其是,其中一个有名望的小头头,后面跟着几个小弟,亦步亦趋,可是,他竟然是表姐的所谓的“弟弟”。他还要带着小弟来帮表姐搬东西。

李彤见过一次那个结拜的“弟弟”,她带着几分神往去观察他,没想到这个“弟弟”有点黑,有点壮,并没有她想象中的许文强一样的风流倜傥,她暗暗地有点失望。

还有一个传说中声名狼藉的女孩子,全校的老师们提起她频频眉头,她们说她早恋,屡教不改,都快要被学校开除了。

李彤在表姐处见过她几次,那个女孩子有一张苍白的脸,一双湖水一样忧郁的眼睛,瀑布一样直直的柔软的头发,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一条天蓝色背带裤,整个人像一本潮湿的《花季.雨季》。她和李彤擦肩而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舒肤佳的松弛的香甜的味道,李彤觉得自己都快要被她降服了。

也许人在每个阶段,被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子,老师们的评价标准是成绩,而作为同龄人,则记挂她那丁香似的忧愁。

李彤总是跟着表姐,蹭吃蹭喝蹭玩,而表姐对她极为亲厚,她的同学,差不多全部认识李彤,他们都拿她当妹妹,比李彤自己和同学的关系亲近多了。

但这是表姐的生活,李彤觉得表姐的世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小王朝,一旦脱离那个特定的氛围,回到自己的世界,一切都落回朴素的人间。

她的学生时代仿佛黑白交错的五线谱,黑是黑,白是白,从来也没有灰色地带。哪怕是有,可能她那走路不带拐弯的目光也从来都看不见吧!

高一的下学期,她对班上的一个叫林的穿白衬衫的男生有点好感。林,总让她想起张爱玲的一篇散文:一个女孩子,因为生的好,十几岁时,在当地很受人重视,她对附近一个穿白衬衫的男孩子有点好感,而当他们无意中在一棵月桂树下遇见时,两人都有点害羞。那个男孩对她轻轻说了一句:你也在这里啊!之后他们就散了。

多年之后,女孩遭遇了很多次变故,但她一直记得那样一个场景,在一棵月桂树下,一个身穿白色衬衫的男生,对她说:你也在这里啊!

但她的好感是文学层面的好感,她从来不知道如何落回到现实中,何况,她觉得自己是那样的平庸,林恐怕也不会注意她吧!

只在每次,当老师报到林的名字时,她看着他挺拔的身影站在教室里,努力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她觉得自己一颗心悬着,比他还要紧张。直到看见老师满意地点头,请他坐下,她的一颗心才落地。

有时考试了,她看到成绩单上,林的名字就在她之上时,心里一阵欣喜,觉得那个位置似乎就是专门为自己而留的。

寝室里的联床夜话,女生们也喜欢讨论林和其他男生。她不知道男生宿舍是不是同样也在讨论女生。但她几乎从来不参加讨论,害怕自己的那一点单薄的心事被别人知晓。

而当一个叫燕的女生突然宣布,说她周六下午总是和林一起出去吃饭——自从他们在同一家小吃店遇见,林把自己的菜拿过去和她一起吃,后来,他们经常约着一起吃饭——李彤就更加沉默了。她天生不会去主动争取。

周六下午,她索性去找表姐,避免再听到这些消息。表姐听了李彤的隐隐约约吞吞吐吐的表述,倒也没有嘲笑她的未赋新词强说愁,她带着李彤参加社团里的各种活动。为为学校社团的画展取名,去参加朗诵社团,穿着一条白裙子去跳交谊舞。

一点一点的走出阴影,再看到林,再听到寝室里的女生说起她和林的故事,她都像在听别人的故事,没有了那种钝钝的痛感。

只有一次,李彤和表姐有了隔阂。那是表姐高中的最后一个春节,她们照例举行了月考,李彤去找表姐时,表姐和几个同学翻进教导处,把班级的数学考卷给烧了。

李彤记得当时表姐考卷上的分数是61分。可是试卷烧了,老师在询问过她之后,给她写了个91分。表姐获得了班级的第一名。

那个春节,李彤躲在自己家里,不愿意去表姐家。她第一次觉得她们还是有些不同,可能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定的底线,触碰了那条线,她觉得过不去,但她又不愿意去揭发表姐。

妈妈知道后,也不准李彤再去找表姐,表姐的那种做派她本来就很不认可。如今,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她当然像扼住命运的喉咙一样把握住机会,毕竟,李彤面临着考大学了。

果然,表姐没有读大学就步入社会了。她开玩笑说,自己读的是“社会”这本大书。

头几年,表姐算是摸爬滚打过好几年,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的经历,只在过年回家时大致对李彤聊了几句,李彤知道那是个惨淡的故事,也便知趣地不再追问。但表姐无论何时,给李彤的都是一些于她本人有用的忠告,如同一杯过滤掉杂质之后的温水,滋润着涤荡着李彤的内心。

直到李彤大学毕业,表姐才算翻过身来。手头有些钱,在古镇上开个音乐休闲吧。

店里有一个小哥,叫小卫,长得眉清目秀的,平时很是内敛。他守着店,闲时打理一下账务,进点货,收拾一下店面。除了节假日,平日里倒也清闲。他在清净里看看书,养养花。等到放假了,游客们都来了,店里方才忙碌起来,但也有别于其它一些喧哗的门面。

进店的基本都是一些年轻人,带点怀旧的情怀,他们被表姐的吉他和歌声吸引而来。纷纷进店,默默地坐下,喝一杯咖啡,泡上一壶茶,或者是点几杯酒,慢慢地喝着,当听到自己喜欢的歌了,他们便跟着唱一段。如此,宾主尽欢。

相关文章

  • 玻璃之城(14)

    14)表姐 暑假很快到了。 教师的暑假比较长,这可能是她们当老师的唯一好处了。往年的暑假,她总要和表姐联系,去和她...

  • 玻璃之城

    夜雾吞没大厦高楼 吞没明月雲雨 舔食每一个犄角盆洼 盖上私章,占有光亮 正如你吞没我的时候 不留一点余地 黑夜过去...

  • 《玻璃之城》

    熬夜看完,心真的好感动 港生韵文如此的郎才女貌 却输给了生活 曾经我以为我什么都可以控制 却发现什么都控制不了 之...

  • 玻璃之城

    Try To Remember

  • 玻璃之城

    偌大的城市多是行色匆匆的旅人,摩肩接踵在繁华街道。是不低沉,没有所谓的条条框框。没有人低头,也没有人左顾右盼。这个...

  • 玻璃之城

    “以为就这样 一直亲吻 一直拥抱 就不会分开 等不到天昏地暗 站在眼前时一生最值得的人 抱在怀里是一生最美丽的爱 ...

  • 玻璃之城

    除了王家卫,平时不喜欢香港文艺片。但是这个片名很美。玻璃之城。只是通俗意义上的文艺片。只是拍得稍微精致一点而已。 ...

  • 玻璃之城

    一·离别时的最后请求 不走行吗?女孩说,为我,留在这座城市里行吗? 你知道的,现在这个局面我要如何面对你,面对你的...

  • 玻璃之城13

    13)飞扬的时光 夏老师喜欢打电话。 “嗨!”他的声音总是热情洋溢,好像就站在她的面前,笑眯眯地,露着两颗大白牙。...

  • 光影流年之《玻璃之城》

    值班无聊,无意中翻到了电脑里面的一部旧影片《玻璃之城》,又听到了那首听了无数遍的“try to remem...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玻璃之城(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gt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