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流派的治疗师喜欢问来访者:“你想要什么?”似乎他不是治疗师,而是一个魔术师。这个流派就是现实疗法(realty therapy)。说它是现实疗法,它却从理想开始;说它关注理想,它的落脚点却是现实。现实疗法帮助人们检视他们的需求和理想,帮助他们评估当前的行为,并为需求的满足做出计划。其中很少有晦涩的心理学术语,讲究的就是两个字——实用。
虽然重视实用技术,但是它也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其理论来源是工程学中的控制论,即控制理论,后称选择理论。控制理论认为人脑功能就像温度调节器,能够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改变周围的环境。比如恒温器知觉到房间温度在80度,而想要调到72度,它就会对其行为系统发出指令,让它去做一些事情来调低房间温度。大脑起到的是一个负向输入(negative input)控制系统的作用。当一个人不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时,大脑就会通知他或她,行为脱离了目标并尝试纠正它。
人类行为由五种基本需求所驱动:生存或自我保护、爱或归属、权力或内在控制、自由或独立、乐趣或欢乐,它们是人类行为的源头。当人类知觉到他们正在接近自己的目标,满足这些基本需求中的某一种,他们便会感到心满意足,或者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因此,人类行为是有目的性的。它尝试着影响外部世界,与之交流。同时,人类的行为又是具有选择性的,人们可以选择以有效行为来代替之前的无效行为。换句话说,我们比自己意识到的更多地控制着自己的生活。现实治疗师看到人类进行选择、改变行为的能力。
现实疗法之实用体现在WDEP这四个字母上。这几个字母代表了它引导人们行为改变的步骤。W代表询问来访者想(wants)从他们的周围世界中获得什么,涉及说明来访者对自己及周围世界的了解和把握。D代表探索来访者当前正在做(doing)什么,即他们正在展现什么行为,包括行动、思考、感受和生理。E代表来访者的自我评估(evaluation)——检查行为的有效性、需求的可行性及其动机的许多其他方面。P代表了一个行动计划(plan),使来访者走向想要的改变。如果我们熟练掌握了这个WDEP,或许就无需再担心“理想遇到现实”时不知所措了。
本书翻译与出版过程中得到许多人的相助,肖静提供了第三章的初稿,袁惠灵提供了第四至七章的初稿,郑世彦翻译了第一、二两章并对全部章节进行了校对和统稿,郭本禹老师化解了翻译中的诸多难题并对全书进行了最终审校。目前市场上还未见到关于现实疗法的译著,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带着欣喜和担忧,欣喜的是,这是第一本关于现实疗法的中文简体版译作;担忧的是,书中有些地方的翻译带有尝试性,可能不够准确。重庆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在此书编校过程中也付出了大量心血。最后,鉴于我们的知识和能力限制,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对书中误译之处予以批评指正!
郑世彦
2016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