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成圣

作者: 道临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05:50 被阅读95次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突然出现的这句话,好像不能理解,和前文也没关系,为什么老子要写这句话出来?这和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人都认知的美就是美,比如说貂蝉很漂亮,所有人都认为貂蝉很漂亮,这时一个很正常的行为,比如大家看到一个美丽的风光,大家都认为这个风景十分美丽,这样的行为是大家统一的认识,那为什么老子会说“斯恶已”?

也有很多人这样理解: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丑恶。这样的解释明显是说不通的,是一个病句。很简单,天下人都认为貂蝉漂亮,难到这样的事是丑恶的事吗?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还是要联系上文,上文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是老子上文最重要的意思,所以用这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来解释。

意思是天下人都认可的美,天下人都会去追求它,那么你心中的欲望就会产生,这种欲望是无止尽的,你就做不到无欲的状态,你平常就达不到无欲的心境,没有无欲的心境,你就做不到“无欲以观其妙”的过程,你就会远离道,这样就不好了,这就是“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一句和前一句是一样的,只是老子喜欢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论证事实,老子又列举了一个大家常见的例子,用善和不善来说明。

这一句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善,大家都去追求善,这样的结果就是欲望的增加,离道远矣,这样的结果是不好的。

老子本章一上来就说了二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和道有什么关系吗?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天下人都认可的美为美,这样不好,天下人都认可的善为善,这样的善是不善。大家对这两句话一直理解不好,很多人翻译成: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好的,是因为丑的存在了;都知道善良的事物是善良的,是因为恶的存在了。大家都把这里的“美”和“恶”与“善”和“不善”看成是世俗社会习惯的对比关系,和后文老子用的六个对比联系起来,好像这样解释能够行得通。其实这样的翻译很勉强,“斯恶已”和“斯不善已”的翻译就是不通顺。

其实在这里首次提出道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差别。在我们平常的认知中大家一致认为美就是美,善就是善,这样的行为没什么不好,大家都能接受。其实这是我们在世间的行为的准则,而老子不这样认为,老子认为圣人就是需要无思无虑,保持无美与恶之心,保持无善与不善之心,需要的是平静之心,不要去追求区分美与恶,也不要去追求区分善与不善,有了这样的行为心就不会平静,就会远离圣人。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这里老子给出好像没关联的句子,前后不连,让人捉摸不透。

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子用六对相反的事情来对比,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理解为矛盾的对立统一,理解为相对论。

但真的是这样么?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这五对是相对的概念。

但我们看看声音相和是不是相对的?《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物体动发出声,声音有规律就是音,所以说声和音不是一对相反的事物。

所以把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都理解为相反的,理解为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不成立的。

既然把这六对对比理解为相反的事例是不对的,那老子列举这几个例子的目的何在?

为什么老子在开头第二章就列举六对相对事例?用在这里让人莫名其妙吗?不是的,因为在第一章提出道,且讲述了入道的重要情形“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老子进一步详细说明下一步入道后要发生的过程和方法,这六个对比的例子是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六个步骤,所以不懂这个过程的人在这里是没办法理解的。

有无相生,就是我们开始从有欲到无欲的过程,然后再到有欲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有无相生,也是第一章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也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达不到这一步,后面的都不会发生。

难易相成,这个过程是从易到难的过程。如六十四章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积累的。这个过程会经历易和难的过程,难和易互相补充,互相成全。

长短相形,经过无欲到有欲后要产生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指人体中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有一定路径的,这个路径的过程要经历长和短的路径,这两路径是形影相随的,是连续的,这个过程是什么过程,在没达到前一步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这其中的变化。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体会到这个过程的长和短的意义。

高下相倾,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还要经历从高处到低处,就好像从高处向下倒水,下面的土面去除,露出内部的本质。通过这一步达到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目的。

声音相和,这个过程会出现大音希声,会出现大家想不到的声和音,这个声和音是调和的,是恰到好处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不要惊慌,要平静的对待。

前后相随,这个过程有前有后,要注意前后的区别,前后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但前后的过程是连续的,前后的过程会形成一个循环,就象一个圆,连续不断的运行。

老子在这里并没有指出高下,前后这些具体是什么,没有说明整个这些发生的过程具体是什么,老子只是告诉你这些发生的过程很重要,也必须明白的重要步骤,牵涉到你对道的进一步的探究。

老子为什么要把这个过程写出来,那是因为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也很奇特,是成道的基本过程,老子用了一些特定的形容词来描述,道不是虚无缥缈,是实实在在,是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探寻到的。

老子只是提出纲要并没有详细说明,老子给大家留个悬念,在后文随着老子进一步的解读,会一一给予解答。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用无为的方法对待事物,不用说教的方法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

这里第一次提到圣人,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圣人是什么?

道德经文中,圣人出现32次。

从【圣人】云可以看出,圣人是历史上真实出现的人物,不是虚拟的人物,不是抽象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老子用圣人,圣人是什么?

要了解圣人,只能查找历史关于圣人的解释。

黄帝内经: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解释,老子的圣人就已经很清楚了:

人类社会中先有真人,是道生之人,比天地更长寿。

后来出现至人,比真人要差一些,也很长寿。

再后来出现了圣人,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可以活以百岁来计算。

老子的圣人就是指这种人。

也许有人说老子的圣人更多情况是指远古把国家治理很好的人,但是不单是这层意思。

但是,远古的帝王是圣人,但不是所有的圣人都是帝王,这里是给出对圣人的一个定性认识,而不是一个大概认识。

这就是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也是圣人的来源,在现代人眼中可能是神话,但上古的知识已经断层,但在经书上的记载不会随便写的,何况古人惜字如金,这样的说法也许真的存在。

所以说圣人用无为的方法对待事物,不用说教的行为来教化别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作,兴起,兴作。辞,告辞。不辞,不辞而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所谓“不有”,即“不以有为有”,不把有当做有。

上面一句说到圣人,那么这一句的主语也就是圣人。圣人使万物兴作后,不辞而别离开万物,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这么大的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居功。

圣人做了这么一件事,使万物兴旺,让万物不断发展壮大,这样的事是多么伟大,圣人有了这么伟大的事迹,但他不居功自傲,好像没发生一样,这样的圣人是会流传千古的。

这里我们会有个疑问,为什么是圣人生养万物?

这要回到我们的上古历史中来看。

吕氏春秋: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

译文:最初创造出生命的是天,养育生命并使它成长的是人。能够保养上天创造的生命而不摧残它,这样的人称作天子。天子一举一动都是把保全生命作为要务的。这是职官设立的来由。设立职官,正是用以保全生命啊。

这里就是说在万物包括人在刚出现时,都很柔弱的,这时有圣人被推举为天子,天子也是天之子,就是我们后来演化为帝的称呼,天子的出现是为了万物更好的生存,这样的天子是个有巨大能力的人,能保护万物的生长,这样的传统被继承下来,所以后来我们的文化中的尧舜帝得天下,这个帝是天下共主,是由天下人共同推举的,不是某个强大部落的代表,这个被推举的圣人就成为天下主,这也是后文天下的来历。

天下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天下一统,全世界一统,而我们的上古时代是全世界统一管理的,我们的祖先是十分伟大的。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单独这一句话还真不好理解,我们要把这句话放在全章来理解。

在第二章开始,老子先提出两个现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而这两个现象是大家共有的行为标准,也是大家公认并执行的准则,老子认为这样的准则不好。在这样的准则下,大家就会产生追求的欲望,有了欲望就达不到无欲的状态,那么后面的六个阶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就不能完成,所以老子说圣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圣人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看看圣人人的做法“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圣人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功成名就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才有不争之心,才会有成道之果,成道后道就不会离开你。

老子通过本章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圣人不是虚无缥缈的,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而成为圣人的。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二章 成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突然出现的这句话,好像不能理解,和前文也没关系,为什么老子要写这句话出来?这和道又有什...

  • 【每日精进653】11.7《道德经新译》第七十四章(成圣篇第二章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四章(成圣篇第二章) 天道如弓 损补唯平 (原第7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

  • 《道本道》第12节国篇第二章 幸运老师2018.11.26

    《道德经》国篇 第二章 (原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 圣枫学院的杀手之恋

    第二章 圣枫学院,我,来了 “...

  • 《无敌天下》黄小龙的修炼历程(18)

    进入圣界,被郡主张文月所救,运转三大成道圣格(万龙成道圣格,魔神成道圣格,金佛成道圣格)修复。冰魄森林,冰谷,恢复...

  • 道德经新解31章遵道成圣

    道德经新解31章遵道成圣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而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大道:由...

  • 成圣

    我们知道凡从神生的,必不犯罪, 从神生的,必保守自己 (有古卷:那从神生的必保护他), 那恶者也就无法害他。 (约...

  • 成圣

    (一)成圣的先决条件 成圣是救赎的实施的一方面。救赎的实施是顺着一个程序,这程序渐进而达于终点,就是神的儿女得享自...

  • 成圣

    我是一个恶贯满盈的人,正如保罗所说,按着我里面的而言,我是喜欢上帝的律法。但是我将真圣洁所要求的都摆在我面前时;我...

  • 成圣

    我本无意为圣人, 谁知道道通罗马。 想留功名必成圣, 成圣谁想图功名。

网友评论

  • 月下蔷薇花:在你的文章里,领悟《道经》之内涵之美妙。
    道临天下:开心能对你有帮助
  • 经纵组:我也认为第二章是前呈第一章妙、徼两句。并且前三章是总分分结构。
    道临天下:@解构组 想到一块了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章 成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sh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