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区块链的文章中,了解了不少非计算机行业的历史,比如拜占庭将军问题,质数分解问题,都是很经典的专业难题,但这些问题在被找到应用场景之前,单抽出任何一个小问题来几乎都会有人来说,“这玩意儿有什么用,研究这破东西干什么,吃饱了撑的。。”。
本来无需在意,我本将这类人规划为无脑的弱智群体,但很多时候受其影响我们都会在做事情之前先问自己:“这个能做什么,有什么用”,甚至说我自己也是不久才从这种实用主义的心态转变过来,虽然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但在这种思维过度中,我体会到了一个人是否能变得拥有创造性那么就首先要抛弃掉所谓的实用主义,而且要刻意的控制不要受其影响才对。毕竟我们的文化中,实用主义几乎成为了主导,“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已经成为了太多人的行为准则,对于新事物的出现,他们大多表现得抗拒,尤其在没有找到真真切切的应用场景之前。
油画派里有一种风格是写实派,或者叫超写实手法,完全和抽象派相反,不靠意念,不靠想象,整个作品就是把现实世界通过画笔一笔笔的画出来,巅峰作品里几乎难以分辨是油画还是照片。
评论区里不免有人又要谈论到意义何在,“辛辛苦苦画那么久不如拍一张照片”,“留着点精力不如去干点别的”.......实用主义病入膏肓了,画家无与伦比的观察能力,精准表达能力被完全忽视,重点反而全被聚焦在了这张画有什么用上,说这是实用主义都觉得配不上。这些人能想到的场景大多只有温饱问题,能憋出来的两个问题也只是这东西有啥用?能不能吃?你tmd去试试屠呦呦的青蒿素能不能吃。
那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难题,他本身就是价值,你说它没用,只是因为自己无能看不到价值,两个质数相乘后就再也无法分解出是哪两个质数相乘,你说研究这个意义何在?分解出来有能怎么样?但有人把它应用到密码方面,奠定了密码学的基础,正是因为它没有规律,难以分解,用来做密码保护再适合不过。
葡萄酒撒到桌布上洗不掉?为了将其清除掉好多人真是想尽了办法,又有人会说,研究这个有什么用呢?洗不掉就洗不掉了,平时注意点就好了,费得着花大力气研究吗? 但是有人就利用了这点特性,将葡萄成分做成染料,染成不同的花色布料去卖,事实上当今世界大部分的染色方案就起始于葡萄。
有人生性善于创造,有人只会拿来用,毫无疑问善于创造的人会永远站在上游,那么如何保持创造性才是该讨论的话题,既然实用主义不能作为主导,那我们该拿什么主义来主导决策呢?
自我总结下:
1.好奇于一切困难的,复杂的,深刻的现象或流程。
2.勤于思考,善于组合,尤其针对那些看似无意义的事物。
3.积极探求事物发展规律,将复杂的问题落地。解决那些简单的,重复的问题。
4.远离总说”这东西有个屁用“的人,不解释。
再说中本聪,用各种神乎其神的词来形容都觉得无力了,一篇只是集合大量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论文,掀起惊涛骇浪,全球多少机构团体,专家个人用其作为多年的研究对象,甚至我们国家都以区块链作为金融战略方向,美国Facebook发布个币都引发国会恐慌。一篇论文让整个地球交易文明都造成这么大影响真tm想不出词来形容这种感觉了,超凡的理论+超凡的实践,领先整个时代啊,这人到底是个何方神圣。
即使直到区块链诞生的今天,全球各地还有很多大会小会在讨论其除了比特币还有啥应用场景,人们都觉得区块链伟大,算法之精妙,描述了太多有用的道理,并予以各种无懈可击的场景验证让怀疑其可用性的人哑口无言。但是啊但是,任凭整个地球的聪明人都在想,也还是没有想到与其匹配的应用场景,至于可以用来作为全球通用的护照,和把中本聪的论文打印出来垫桌角价值差不了多少。
在思考区块链应用场景过程中,有人显然已经不耐烦了,老说去中心化去中心化,这区中心化到底是个啥,有些科普性文章中,已经开始用肯定(或者气愤?失望?)的语气描述区块链只能用来搞比特币(或者xx币),除此之外其根本就是个废物。也或者其诞生的太早,真正的大规模应用会在n年以后?
互联网催生了BAT,3G时代生了微信,4G时代诞生抖音,很多人并不能把握到其中规律,错过时机。那现在5G能做什么,大数据能做什么,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又能做什么?在更快,更高,更远的路上好像已经不需要太多思考,直观扩张就是。我们真正缺乏的是想象力,以及与现实结合,强势落地的能力。
相比于潜心钻研的研究人员,这个世界当前似乎更需要提出解决方案的人?
那也得先有点想象力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