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璎花
之前,有次听课,授课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玄奘是一个人吗?甲回答“是,都是去西天取经的。”乙回答“不是,玄奘取经没有带徒弟。”丙回答“是,他们都是唐朝的僧人。”丁回答“不是,玄奘取经是唐朝的事,而《西游记》是部明代的小说。”是与不是,各有言辞理由,但让我想到更多的是玄奘取经的脚下之路与心中之路的艰难历程!
公元七世纪,大唐僧人玄奘发现很多经书翻译不正确或者有缺本,便想去西天拜佛求取真经,但由于当时外交战乱,一直没有去成,之前更是有多名和尚取经,从此没了音讯,但他执意前往。公元627年秋,玄奘私自出境,面对一望无垠的沙海莫贺延碛,眼中大队的士兵若隐若现,妖魔鬼怪绕人前后,他依然坚定信念,继续前行。在漫漫的黄沙中,救命的水早已荡然无存,昏昏迷迷中生命正在渐渐地远去,而这时他却立下了“宁可向西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的誓愿,奇迹的降临拯救了玄奘的性命。
一路上玄奘先是遇到了高昌王的再三挽留,终被玄奘执着的精神打动,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举全国之力支持他的取经之路。而后遇到了“活国”的一场人伦惨剧,国王的新王妃串通国王的儿子谋杀了国王,攫取了王位。还遇到了恒河外道的强盗劫持,玄奘难以置信地逃过了这场劫难。他一路历经磨难,来回17年,行程5万里,游历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更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是教育家,思想家,翻译家,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出发的时候他只是法号玄奘的和尚,还没有携带通关文碟,或者说他是自费徒步去留学的,前路未知,他有没有过迷茫呢?
换一种视角,《西游记》更可以理解为玄奘取经路上内心斗争的具象化表现,可是说是师徒四人,也可以说成是一个人,小说是将玄奘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那也是世人的内心。贪是顺应自己的本心,即刻的满足,人性的本能表现为猪八戒;嗔是对逆境心生恨意,不理智而释放的攻击性表现为孙悟空;痴是不明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表现为沙和尚;而唐僧则是内心的那颗佛心,一位管束者,不能因为一时的想法而为所欲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管理自我的能力,特别是对嗔,这个能力者又是攻击者必须得加上紧箍咒才行,如此这般才能保证顺利到达。
再来看玄奘行走的17年,行走的过程或许才是对自己内心的严苛修炼,才是成就他取得更大成绩的基石。在路上他面对高昌国王的再三挽留,内心就没有贪的妄念?他的佛心管理住了自己的贪念,于是继续前行;面对在沙漠中他打翻水壶的那一刻,他就没有嗔念?但是他留下了一句“宁可向西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的宏愿,不忘初心,坚持目标的决心让嗔念望而敬之!在没有导航的年代,他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难道就没有迷茫过?但还是坚持负重前行,因为任重而道远,他想要完成的事情太多,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怎能放弃,离开痴念,追寻阳光的道路前进!
想来无论是玄奘还是我们,都是一样在走着取经之路,区别在于他走的是成佛修行之路,而我们凡人走的是人生修行之路,一条漫长的取经之路。一样的是我们都带着贪、嗔、痴上路,每个人的身上都是带着攻击性、自我满足和在迷茫中成长起来的,有时我们只想做一只好吃懒做的猪;有时我们的情绪会如猴子一样上窜下跳,愤怒不已;有时我们任劳任怨,挑起生活的重担而无怨无悔,内心却是迷茫的。
在凡人的这条取经路上我们要生存就得去化缘,就需要内心的那个猪八戒前往,因为他知道什么能填饱肚子;而在遇到妖怪或者遭受欺负的时候,内心的孙悟空必然是要出来讨个公道的,开始会将那些妖怪打死,而后分清楚,如果是哪位神仙的坐骑,还是去请神仙自己收了管理的好,逐渐的也不再轻意杀生了;在挑起生活重担的时候还是需要内心的沙和尚无怨无悔的精神,有时迷失,有时盲目,有时不问前路只管行走;好在我们内心还有一位唐僧,这位管控者不会让任何一种情况胡作非为。有时师父被妖魔抓走,也需要徒弟们合力营救,将徒弟们的特点放在合适的地方,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可以助师父一臂之力的。
我们内心里的这部《西游记》,有时还在不停地做着自我斗争,“我不想动还想多挣钱”“我想吃还想减肥”“我想出门还怕动弹”......我们偶尔会因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不已,因为自己的贪图享受浪费时间而追悔莫及,又因为盲目跟风耗费大把青春,那么唐僧会告诉你“出家人慈悲为怀,善哉善哉!”对自己也要有慈悲心,我们不用着急去消灭这些妄念与做法,而只是在内心住下一位唐僧,管理好自己的这些念头,并放在合适的地方,是可以让我们在人生的取经路上风顺而至,还可以立地成佛。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部《西游记》,包容和接纳自己的全部,合理应用自己的特点,找到人生路上的用武之地,都可以披荆斩棘,到达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