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粹汉字活解国学与传统文化
《弟子规》第三十七课:亲有过,谏使更

《弟子规》第三十七课:亲有过,谏使更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07:08 被阅读31次

《弟子规》教导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一、怎样维护家庭和谐和父母的好名声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我们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唐朝一代明主李世民,18岁在太原随父亲李渊起兵后,在南下攻霍邑时,因粮草将尽,又逢阴雨连绵,背后则传来突厥将要趁虚袭击太原的消息,李渊决定先回太原从长计议。李世民则分析形势,认为只有一鼓作气攻下霍邑后直捣咸阳号令天下,才能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与优势。李渊听不进李世民的意见,下令班师。李世民急切之下放声大哭,帐中的李渊听到了,出来问他,李世民说:“现在我们起兵是正义之师,前进则战无不胜,后退必将溃散。溃散在前,敌人乘虚攻击于后,兵败身亡再所难免,所以如此悲痛而哭泣。”李渊终于醒悟,下令追回已经回撤的军队。不久,粮草也运到了,果然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家庭父母都是不和谐的,这也是孩子们最大的烦恼。夫妻间经常吵架,孩子也变得冷漠起来。你们爱吵就吵去吧。

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他的爸爸妈妈也总是吵架,她学习了《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这句话后,就想,我爸爸妈妈的过错就是吵架时都觉得自己有理,我要想办法劝爸爸妈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一天,爸爸妈妈吵得很厉害,妈妈向爸爸提出离婚,小姑娘很难过,她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趁爸爸不注意的时候,用爸爸的手机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表示向妈妈道歉,妈妈看了“爸爸”的短信,感到很温暖,就对爸爸很关心了。聪明的小女孩,就用一条短信,使爸爸妈妈和好了。后来,妈妈知道了那条短信不是丈夫发的,但孩子的懂事已经感化了父母,爸爸妈妈觉得,我们的孩子这么懂事,我们一定要好好生活,不要伤害孩子。

不懂得自爱、自省、自控的人,一生将一塌糊涂。我们学习到这里时,要处理好自己的双重身份:其一:为人父母,我们自己做的不好,孩子对我们提出意见或有相反意见,我们不要认为孩子不懂事,还是对孩子提出的意见不重视、不改正;其二,我们为人子女,对自己父母的错误,也要善意纠正,尤其是公婆或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我们要和父母讲清厉害。不要只是在背后,夫妻间相互抱怨,孩子的坏毛病却越来越严重。

> > 二、古人劝谏有哪些智慧?

古人智慧的劝谏通常不是单刀直入,而是迂回地讲,让对方自悟。比如,楚庄王登上国君宝座时,不理国政,只知田猎消遣,与宫女饮酒作乐。在朝堂门口悬挂一条命令:“有敢谏者,死无赦。”这样过去了三年。一次,有个叫伍举(一说申无畏)的大臣去见他,庄王问道:“你来喝酒还是听音乐?”伍举回答:“不是来喝酒,不是听音乐,也不是进谏,是来给你说说隐语,解解闷。”接着道:“刚才去郊外,看到一只鸟,身披五色花纹,栖息在高坡上已有三年,不见其飞,不见其鸣,不知什么鸟?”庄王听懂了伍举的隐语含意,笑着回答:“这只鸟不是凡鸟,三年不动,是在决定志向,三年不飞,是在生长翅膀,三年不鸣,是在观察周围环境。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每一个人都希望对方能尊重自己,最先的接触一定是先看到你的脸色,如果你的脸色很难看,而且是一派指责的言语,对方肯定觉得面子上输了,没有办法让对方接受。更何况此地所讲的是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当然我们如果碰到这种事情,为人子女的应该要三思,而且也要掌握时机、注意场合。

为人父母者,读到这一条,也更应该警诫自己,经常也要反省自己有无过失。有不良的习惯,我们也应该要及时赶快把它改正;这样才能做好榜样让子女效法。如果孩子顶撞我们时,要先冷静听孩子说完,一般说来,如果你的孩子平时很懂事,突然顶撞你,一定会有他的理由。不要以为孩子小,而忽视孩子的真心话,即使是“顶撞”。

【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劝谏唐太宗

衷心希望我对《弟子规》的感悟传播能使更多的孩子德才相长,使更多的家庭受益。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减少浮躁气,提升人的高贵气质,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弟子规》, 并一起践行! 

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篇“《论语》不可错失的学习”,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相关文章

  • 中华传统文化分享——《弟子规》之“入则孝”篇

    《弟子规》中“入则孝”篇说到“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那么“亲有过”时...

  • 《弟子规》第三十七课:亲有过,谏使更

    《弟子规》教导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一、怎样维护家庭和谐和父母...

  • 每日一解弟子规 6/42

    #每日一解弟子规# #----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自解: 父母...

  • 弟子之规人生之范(十二)

    <一>原文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二>注音 <三>注释 亲有过 过:过错。 谏使更 谏...

  • 《弟子规》第六课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 调 柔

    《弟子规》入则孝篇中有云:“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刘炎烽老师注解:“亲有过”,父母长辈也非完人...

  • 弟子规中的“挞无怨”之我见

    今天我们来讲讲弟子规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嚎气随,挞无怨”这句话,其中这个“挞无怨”...

  • 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要劝说父母做出改变总共分几步

    弟子规原文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要劝说父母改变总共分几步,这句话讲的...

  • 陪伴是最好的孝顺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

  • 家庭的三放

    与父母,放下争执。《弟子规》有言:“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错的时候,为人子女应当劝谏使其改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弟子规》第三十七课:亲有过,谏使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lx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