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姻育儿诚善者美文美德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原件上有没有这6个污点,赶紧查一下!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原件上有没有这6个污点,赶紧查一下!

作者: 春上村边树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23:15 被阅读16次

家教智慧

春节假期聚会多,有时现场会有一些孩子,有的孩子比较文静,应答自然,声音平静,显得很有礼貌;有的孩子就比较吵闹,嬉笑无度,好像无所拘束;还有的孩子拿着手机,不停的刷啊刷,旁若无人。再观察这些孩子的父母,也会发现一些差异,第一类父母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和孩子交流自然;第二类父母动辄责骂,甚至当众追打孩子,比较情绪化;第三类父母也在刷手机,几乎和孩子零交流。

在“父母成长营”做分享的时候,我聊过一个观点,“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当时大家都笑了,因为复印件大家也都比较熟悉,算是生活里比较常见的物件,也能明白其中的寓意:原件很模糊,是不能期望复印件很清晰的;原件上有个洞,复印件上一定有个黑斑;原件是歪的,复印件一定也不会正。

把孩子比作复印件,大致是这样一个类比吧,后来想想也比较简单化,其实生命本身并非单纯的复制,也不会完全一样,总是有变化的,但基本的原理应该没有错:父母身上的一些坏习惯,很容易在早期教育的过程里面,传递到孩子身上。

那么,究竟有哪些坏习惯?

有的方面可能是对于许多父母来说习以为常,以为是正常的,其实不知不觉,孩子已经被你们带偏了,

接下来罗列一些供参考,自行对比,如果对号入座有三条以上,请自我反思该如何调整了。

说话不算数

妈妈们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话,而实际情况却是妈妈们自己说话不算数。

这种现象其实到处可见,比如妈妈们请孩子收玩具,如果孩子不听,妈妈们发发牢骚后就只好自己收。

在吃饭问题上,因为妈妈们总是怕饿着孩子。像“再不来就不给你吃”这样的话通常只为吓唬孩子。既然妈妈从来都是“说到做不到”,孩子当然会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

而一旦妈妈“说到做到”,孩子就会乖乖地信守承诺,例如儿子小时候奶奶喂饭,东追西跑,后来妈妈接手之后,不吃就饿一顿,结果一“饿”解千愁,到了吃饭时间,主动捧碗,吃得那叫一个香字了得。

妈妈控制不住情绪

孩子不听话时干脆一 巴掌下去,什么话都没有。这样的举动其实只发泄了妈妈们的情绪,孩子往往委屈万分,继续大哭,全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生气。而实际上,妈妈仅仅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搞乱了情绪,面对孩子的时候是可以恣意妄为的,因为孩子是弱小的,要打要骂都是妈妈说了算。

一个情绪化的妈妈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是终身的伤害,因为他实在搞不懂什么时候妈妈的脸会阴晴圆缺,而自己又会承受怎样的暴风骤雨。甚至到孩子成年之后,也会受到影响,他会看别人脸色,永远是一个讨好型人格,因为在他心目中,妈妈代表了强势的一方,自己只有服从,否则就会被责罚,将来在工作或者婚姻中,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也会有上司做替代,也会有爱人替代,自己永远只是受害者。

姑息纵容,不肯立规矩

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玩手机游戏,喜欢刷D音,玩K手,现在这样的平台上有大把的孩子玩家,妈妈知道这样对孩子的视力或者理解力都会造成伤害,但就是一次次心软, 总是延长时间,直到一整部动画片一个半小时全部放完,或者手机没有电为止(有的孩子还会带充电宝)。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遵守规定,而是父母太过心慈手软,不肯给孩子立规矩。甚至有的父母本身也没有规矩,一天到晚玩手机,一天到晚刷抖音,你自己玩得都没谱,怎么要求孩子规规矩矩,像个圣贤样子,基本不可能,孩子长大就是学渣,八成跑不掉。

处理问题简单粗暴

常听妈妈们发出这样的抱怨,不就一个小物品吗?丢就丢了,至于哭成这样吗!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妈妈们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这个小物品对孩子来说具有纪念意义,例如是他的好朋友送给他的,或者是亲爱的外婆买给他的礼物,也或者是孩子某一次旅行中带回的纪念品,这些物品对孩子的情感是有价值的。

如果父母简单粗暴地将它割裂开,认为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物件,那么对于孩子的心灵是一种伤害,更为重要的是有的孩子也会复制父母的这种粗暴简单的方式,等到将来某一天,父母反过来责怪孩子没有情感,怎么会随意乱扔自己的物品时,你不要忘了,当年自己怎么对待孩子的。

没有立刻指出孩子的错误

在饭店里或者电影院里,经常能听到父母们气急败坏地抱怨:“在家说得好好的,可一到外面就发疯。下次再不带你出来了!”

可实际情况呢?下次还是会带出来,而孩子还是会继续不守规矩。孩子根本没有时间概念,所以绝对不会因为顾忌“下次”,而在“这次”收敛一下。

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和孩子讲清楚公共场合的行为规则,如有违反,必须惩罚,只要认认真真执行一两次惩罚,孩子就会明白错误所在,下次就会不再犯了。注意,这里的惩罚不是体罚,而是一些特定的方式,既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又不会伤及孩子的身体和心灵。

大人的反应助长孩子的错误

孩子有许多不良习惯其实是大人无意中养成的。

比如说觉得好玩,就怂恿小孩子打人,或者让孩子叫大人的名字,而不是礼节性的尊敬称呼。尤其在3-5岁阶段,这样的年龄,通常并不理解“脏话”是什么意思,他们只觉得,只要说这某些句子,大人就会笑,就会特别注意自己。而这些大人的笑本身就是一种纵容,而不是立刻指出这样说是不礼貌的行为。

上次遇到一个爷爷诉说自己的苦恼,他的小孙子就是脏话连篇,而他们算是书香门第,只是孩子随妈妈去了外婆家,住的是个比较杂的小区,外公带孩子出去遛弯,那些老人家好玩就逗他说脏话,一说大家就鼓励孩子,结果孩子就以为这个是很好玩的事。当然,这些小区的老人不一定懂什么心理学依据,就是觉得好玩,但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应该明白,早期教育中的语言干净是特别重要的。

好了,罗列是永无止境的,父母作为原件,是不是有上面这样6个坏习惯,自己对照一下,如果占了3个以上,那你的孩子也可能在重复这样的坏习惯,请你不要太焦虑,只要反思自己,改善自己的言行,孩子的问题也就能自然解决,不信试试看。

相关文章

  •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原件上有没有这6个污点,赶紧查一下!

    家教智慧 春节假期聚会多,有时现场会有一些孩子,有的孩子比较文静,应答自然,声音平静,显得很有礼貌;有的孩子就比较...

  • 父母课堂笔记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如果不改变原件,很难改变复印件。 *孩子身上有很多问题,父母的问题更多。 ...

  • 与孩子共同成长

    人人都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想说复印件和原件一样,原件上的污点总能在复印件上原原本本的展现出来。的确,孩子...

  • 你什么样子,你孩子就什么样子

    网上有一句很火的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问题,要改的是原件。 看一个孩子,你就会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样...

  • 原件和复印件

    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当复印件出了问题的时候,需要改的是原件还是复印件? 最大的问题是原件,首先...

  • 教育文案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上有错字,那就在原件上找问题! 今天是2019年2月2日,周六,...

  • 2022-07-05

    孩子是我们的复印件吗? 一、“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我...

  •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2017----10----29

    父母就犹如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原件端端正正,复印件才会规规矩矩。孩子是父母的期望和未来,父母也是孩子...

  • D109 | 心理两三声

    ✨为什么我家孩子身上有这么多问题? ✨家庭就像是台复印机,其中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

  • 《先发影响力》1一5章读后感

    【标题】原件与复印件 【字数】497 【正文】 父母亲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做好自己,影响孩子。 001特权瞬间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原件上有没有这6个污点,赶紧查一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vg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