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

作者: 蕉下客deer | 来源:发表于2023-10-31 16:40 被阅读0次

    11月1日,周三,晴,14-28度

    河边的错误

    昨晚追着儿的影评,去影院看了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河边的错误》。我真的很佩服竟有人敢将先锋小说改编成电影。

    何为先锋小说?是指中国文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马原、余华、苏童、格非、残雪等。先锋小说无论题材范围 、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论上都模仿、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而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代表就是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兹等。这类小说的特点就是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向读者呈现一个如同梦境般荒诞、非理性的世界,但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小说中的混乱、荒诞正是在你内心真实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这类小说可以说大多数人看不懂。这也正是先锋小说家后期纷纷转向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因。余华后期写了家喻户晓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其实他文学最高的天赋留存在他早期的先锋作品中。

    我曾经读过余华全部的作品,也写过一些书评。作为一个哲学思辨的爱好者,我爱读此类抽象的现代主义作品,它们曾给予我精神的慰藉。而一些世人推崇的《平凡的世界》之类的传统小说,在我看来太平淡、没啥精神维度。我所说的精神维度,并不是宣扬真善美的道德高度,而是探索人性的可能性,一场心灵的历险。莫言也尝试过写这类小说。但他的天赋也太平淡,写的仍是矛头对外,针砭时弊。而非对内,启发读者对人类存在的哲思。

    昨晚,影院里只两对观众,四个人。看完,前面那对人转头问我们,“你们看懂了吗?我们不知看了点啥。”

    是的,整部影片就像一张张零碎的画面,要动用观众自己的思考才能将之连缀成故事。比如电影里的公安JU长上班时,似乎整天就是打打乒乓、练练书法,最关心的不是案件进展,而是反复催促下属上报先进材料。而行侦队长马哲则一门心思钻在侦破中,结果与案件相关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杀,他也变得神经质。最后将一摊子事甩给跟班,自己回家接老婆下班,在门口拔葱做饭,当起居家男人,反而立了三等功。表面看是这样一个故事。其实内里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灵魂挣扎。影片中的疯子其实是马哲的心魔,他追杀疯子的过程,其实是内心的矛盾挣扎。最后,他将疯子杀死了。他成了社会的成功人士。

    我以为疯子象征着我们的天性、童真。前面死去的人,都是坚持做自己,不愿被社会规则改造的人。而马哲最后选择杀死自己,妥协规则。现在做不了长篇大论的文章。请看我儿的解读吧。

                                                                            儿的影评

    本视频涉及剧透,个人情感色彩浓烈,无法带您全面了解本片,只是我有感而发,请谨慎观看,也欢迎各位在弹幕和评论区与我互动。

    河边错误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首先从几名死者说起。一号死者幺四婆婆,受虐癖,至于她为什么是受虐癖呢?请移步到其他的视频中了解。二号死者王宏,爱情中偏执的理想主义者。三号死者许亮,异装癖。四号死者小男孩,他在影片当中不畏惧尸体,甚至在影片里说,我想看看杀人凶手长什么样子。加上小男孩子全程佩戴玩具枪,我想将他列入与蝙蝠侠类似的混乱善良人格。四名死者都是怀着自己的秘密及与主流社会不相符的非正常属性。

    再分析一下几个死者的死亡动机。幺四婆婆是自己求死的,因为她享受死亡带来的欢愉。王宏是自己求死,因为他爱而不得,死前已经写好了遗书。许亮是自己求死,因为他的异装癖已被众人皆知,无颜活在世上。小男孩子自己求死。他是溺死在河中的。我们知道所有的案发现场都在河边。河在本片当中的意象就是案件的真相。影片高潮时,也有本片男主角马哲将头埋入水中的场景,企图认清真相这一桥段。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小男孩子是回到案发现场调查时被袭,最后沉尸湖中。这符合我对小男孩子性格的推测,也符合河代表真相这一结论。所以以上四人虽然全是由疯子杀害的,但实际上本就是一心求死之人。

    然后再聊一聊主角马哲。先分析一下马哲的非正常之处。马哲其名就暗示他是一个极端理性、完全唯物主义的执拗之人。这也符合他侦案组组长的设定。再谈马哲的异化,他是如何异化成一个神经兮兮的人呢?有三方面原因。两个客观原因:一个是生活当中工作当中的重担。另一个是遗传原因。马哲的孩子被检查出具有遗传性的智力缺陷(百分之十的概率),那么推测马哲是否也有潜在的智力缺陷呢?然后是一个主观因素。马哲试图用他极端理性的、唯物主义的大脑侦破这起连环杀人案件,却发现凶手根本没有任何逻辑可言。而且就明明白白地站在那儿,没有什么复杂的动机,没有曲折的流程。一切都是巧合,甚至死者本身就是一群一心求死的人。他越是用理性去思考,越是发觉他人隐藏起来的秘密,就越是害死了更多的人。最终他走向了河流,把头埋进冰冷的湖水当中,他看到了真相。真相是什么呢?

    先抛出一个疑问,在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当中异装癖、恋物癖、性瘾、受虐癖这些都是非正常人,但是同性恋呢?在我们父辈、祖辈及古人眼中,同性恋都跟上述的几种症状一样都是无法被人理解的非正常人。但对80、90、00后来说,同性恋已经逐渐被主流社会接纳,许多国家已经通过了同性结婚的法案,耽美啊、百合啊已经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今天举这例子,其实就是和影片当中的大波浪发型以及流氓罪类似。还记得局长那句话吗?“大波浪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不知道。突然间就满大街都是。”而流氓罪呢?也是于1997年废除了。巧了,正是影片的背景时间。所以老方在此提出一个爆论:马哲在湖中看到的真相就是所谓的非常人并不是由一个人的感官决定的,而是由社会上或者说是集体的意志定义的。冥冥当中有一双大手,就好像古埃及的阿努比斯神一样他调动着砝码,判断着这个人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否是一个正常人。如果发现这个人非正常,他就会派出杀手。这个杀手就是你的家人、朋友、事业和金钱,是你从这个世界上获得的一切,试图将你转化成一个正常人。

    回到影片当中,就是局长让马哲赶快结案,妻子劝马哲保住可能有智力缺陷的婴儿等等,如果主流价值观就是我上述说的家人、朋友、事业、金钱等等,无法将这个非正常人转化的时候,那么这个杀手就会将你从正常人的世界中剔除出去,这时疯子就出现了。他会残忍地将你剔除这个世界,从而保持我们主流世界的纯粹和一致。

    马哲在冰冷的河水当中看到了这一真相,在痛苦的挣扎过后,他最终妥协。他穿好警服,享受三等功的荣誉及同仁的掌声。同意妻子诞下了可能智力有缺陷的婴儿。从一个冷峻思考真相、事事理性思考的偏执狂,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好警察、好丈夫、好父亲。

    但事实真的有这么简单吗?结尾处,马哲的儿子在澡盆嬉戏时,他居然鬼使神差地像疯子一样将玩具摁在了浮于水面的毛巾上,然后用他纯真的眼神望向了观众。

    这一幕的隐喻我就不细说了。我的理解比较极端,可能过不了审核。在此我只能说,真是个荒诞的世界。

    最后,送给看到这里的观众及我自己的一句寄语,如果您发现身上有非正常的一面,请不要厌恶自己,人人都是如此的。但请不要放任那一面过分地暴露出来,如果你发现你身边的人有小秘密,也请尊重他的个性,去努力扮演一个正常人,同时努力保持自己正常的一面,这才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生存法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边的错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zi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