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你觉得他是赌场,他就是赌场,你觉得他是投资平台,他就是投资平台,最终股市是你内心的一面镜子。
今天在群里聊的时候,遇到一位资深的价值投资者——陈逢元老师。他完全放弃技术分析已经很多年了,甚至写了一本书《我为何放弃技术分析》。
1.在群里聊天,当陈老师说出他已经彻底放弃技术分析的时候,另一位群友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说:完全放弃技术分析也不对,应该以基本面为主,技术面为辅。技术面可以看出目前的趋势,找好的买卖点。
我想这可能也是多数人想要运用技术分析的原因吧。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如果真能在一家好公司的股票上,找准趋势上升的起爆点,持有到一波上升的终点,再换另一家公司如此重复操作,如果每次都能吃到主升段,那收益就最大化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人们追求的技术分析的最高境界吧。
2.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做技术分析,从各种理论的讲术中都是可以做到这样的。特别是一些培训老师,经常给你兴高采烈的给你讲他的各种成功案例,但有没有哪个人告诉你他的身家是多少?
从常识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一个理论有够完美实践结果的话,赚到的财富是不可限量的。因为市场里有那么多股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天都可以找到符合上涨条件的股票,即使是天天做多,也能赚成亿万富翁。更何况50万以上就可以开通融资融券,可以做空,赚钱的方法就更多了。
即使每天赚个2%,投入1万元,两年下来能赚多少钱?
但是,为什么中国至今为止没有一个技术分析大师呢?甚至连著名私募也没有一个是完全依靠技术分析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人靠技术分析赚了大钱。而且越是资深、越是专业的人、越是赚了很多钱的人,越不相信技术分析。
所以从这个结果,按常识的角度来判断,技术分析是靠不住的。
3.于是人们就想把这个系统升级一下,希望在价值投资思路选股的基础上,把技术分析结合进基本面分析系统,收到“1+1>2”的效果。
然而,加入技术分析系统后,还依然如纯技术分析是一样的,有时候能有超额利润,也有时候反而遭到额外损失。综合来看,两者结合的超额效果并不存在。
这是为什么呢?
股市有很多维度,有价格、时间、价值,还有资金、科技、政策、消息、供求关系等等,再加上人性的贪婪与恐惧,过度的乐观与悲观,把整个股市变成了一个复杂系统。无法量化每种要素在某一具体的时间点到底对这个系统的影响有多大。做技术分析没有办法解决所有要素的量化问题,也就无法计算出合力是向哪个方向。
4.那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一直在用技术分析呢?
这与人性有关。
大家知道赌博为什么能让很多人上瘾?
如果一个人一直输,他会上瘾吗?
当然不会。
是因为他们都曾经赢过,而且经常出现赢的结果。这种结果并不是有规律的出现的,而是随机出现的。查理芒格在其著作《人类误判心理学》(穷查理宝典中的一章)中提到这种随机奖励对人有着非常强的激励作用。让人们着魔一样,去追寻这个结果。
还有一个原因是统计数据过少导致的误判。
虽然结果是随机的,但也有可能出现连续的某一种结果。这就导致人产生了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错觉。例如:在抛硬币的时候,本来正面朝上的概率为50%,但如果只统计10次,可能出现8正面,两次背面的结果。这样就会有人觉得,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大。
但如果数据足够多的时候,就越接近于那个50%的结果。
5.很多人可能看过我的文章,我是比较倾向于价值投资的。当然,这也可能跟我的经历有关。我在价值投资中受了益,在技术分析中吃过亏。每个人都会更倾向于相信让自己受了益的观点。
我想,同样的道理,相信技术分析的人,也可能是因为曾经在技术分析方面赚过钱。
6.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选择与其知识结构有关,没有应该不应该,能够让自己赚得回报就好。放弃是一种选择,坚守也是一种选择,看哪一种对自己更有益。
毕竟,做股票是为了赚钱,还是按能赚钱的思路来,比较理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