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与跑步相类似。想到哪,写到哪。跑到一个路口,不会动脑去选择,任何一条路线都可以,不会提前设计。每次慢跑至少会有一次提速冲刺的小高潮。每一篇意识流,也会赶出一两条“银句、铜句”。
写是为了提升思考能力,防止大脑退化,从未有过作家梦。跑是为了有个好的精神状态,提升肺活量,呼吸更顺畅,仅此而已。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姑且叫做“周边意义”吧。
要是再想想,还能想出一些“引申意义”。比如,日更和日跑,长期坚持能形成一种习惯,而且还是积极的习惯。它能带动其他习惯的养成。先从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增加项目。
比如,我最初培养每天散步的习惯,然后再边走边跑,后来能一口气跑两公里,这样跑步的习惯就形成了。
再培养下一个习惯。跑步的时候喜欢听电子书,在途中会对书中的观点产生自己的想法,赞同或者反对。等回到家,再把反对或者赞同的理由写下来。就这样产生一连串的行为,从而形成了写作的习惯。
如标题所说,想一次培养多个习惯,要像穿冰糖葫芦一样,一个一个往上穿。穿完一串,再穿另一串。久而久之,在自己浅意识里便形成了一个能自动运行的系统。这个系统,会模仿习惯养成的套路,形成多个系统。
这些系统的形成是有意义的。它能节约许多动用自我意识所消耗的能量。比如,在穿衣方面,培养自己的审美风格,这样在买衣服的时候,会减少做选择带来的纠结心理。从而减少花费在购物网站上的时间。
再回到前面,习惯是逐渐养成的,系统也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或是有意,或是无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我从来没想过要做米饭吃。就像七巧板,只要有这几个几何图形,总能拼出个东西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