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悟道:致虚守静,才能归根复命

作者: 山水凡人 | 来源:发表于2021-10-02 20:32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第216篇  1237字, 累计352686字 】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写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在这一章讲的大意是:

尽量使心灵达到一种没有心机、没有成见的虚寂状态,并牢牢地保持这种消除了利欲的引诱和外界纷扰得到的空明宁静。

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因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

万物纷繁茂盛,但最终各自都将返回到它们的出发点。回归本源叫做“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了解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认识“常”,才能无所不包;天下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到死都不会遭受危险。

老子在本章中阐述了 “道”的本质。“大道”虚是其常,有是其变,静是其常,动是其变。有、动最终归于不有,不动。

在本章的前一部分,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归根、复命四个概念,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虚与静交相为用,虚极静笃,然后能现。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虚是指道的本体,静是指道的根本。他认为静由动生,由动归静。动是相对的,静是绝对的。纷繁万物各自返回本根叫做静,将这归根的静叫做复命。归根、复命的虚静是万物动静变化的长久不变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之为常。

在本章的后一部分老子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知常的重要功用。符合道,顺应自然规律就长久,不符合常就会遭祸殃。

老子把对虚静的认识运用到社会政治生活中,主张一种宽大包容、坦然公正的处世哲学。值得一提的是,老子的复命思想,对后世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很大。

老子的复归思想,一方面说明了人性本是虚静淡泊,因后天的种种欲望使心灵被扰乱;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老子对世界的认识——事物是循环往复地运动变化着的。

人类在不断地追求自由,却不知道追求心灵的自由,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人生。这不是自由,只不过是跳出这个笼子,却钻进另外一个笼子罢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悟道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什么是道?我们往返运作,各归本位,才是道。

人活着,不是每天迷茫不知所措,跟着别人说风说雨,那是可怜的失去生命的活法,虽生犹死。妄作凶,知常容。为外界所困,争利夺名,尔虞我诈,如此忙碌了一生,到头来依然叹息连连,那才是枉为人生,糊涂一世。

品读这一章《道德经》,我们就应该归静,复本,好好地摒弃那些虚幻之物,诚心守住心中那片宁静,寻找所在空间的归根。如果不知常,妄作妄想妄行,自是不见眼前,自有幻作,也是白活一场。

我们是做欲望推着走的奴隶,还是做引着欲望前行的主人,最重要的在于能不能放得下、拿得起,排除一切蒙蔽心灵的私念,坚守清静,顺应自然。

只有做到“致虚”、“守静”,才能“归根”、“复命”,真正达到“无为无不为”的崇高境界,那才是真正的放得下、拿得起的大丈夫。

学道悟道,说道更要行道。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王道!

相关文章

  • 学道悟道:致虚守静,才能归根复命

    【齐帆齐微课 第216篇 1237字, 累计352686字 】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写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

  • 《道德经》第十六至二十章复习

    第16章 致虚守静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

  • 《道德经》归根复命

    归根复命 本章强调“致虚”和“守静”,讲修身养性的原则和方法。 “致虚极,守静笃。”虚无到了极点,宁静到了极点。使...

  • 《道德经》十六章

    十六章 致虚守静 致虚极a,守静笃b。万物并作,吾以观复c。 夫物芸芸d,各复归其根。归根e曰静,是谓复命f。复命...

  • 《道德经》父母修为

    父母的修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复观。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致虚极。”守静笃,虚,差不...

  • 道德经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 读道德经有感 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 道德经(16)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 《道德经妙解》:第十六章 修行悟道

    第十六章 老子的修行悟道之心法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 K12-15/15 《道德经》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道悟道:致虚守静,才能归根复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lm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