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在屡遭挫折仕途无望的情况下,想要归
隐而又不甘心终老江边。为了表达自己对未来
前途的迷惘与困惑,写下这三首诗。
早秋三首(之二)
许浑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
蹉跎青汉望,迢递白云期。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生公与园吏,何处是吾师?
【注解】
1. 前墀:前面的台阶。
2. 蹉跎:失意;虚度光阴。
3. 青汉:天汉,高空。
4. 迢递:遥远貌。指思虑悠远。
5. 相如渴:汉司马相如 患有消渴疾,即糖尿病。 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因之,司马相如称病闲居,不慕官爵。
6. 曼倩饥:曼倩,东方朔之字。《汉书·东方塑传》:侏儒饱欲死,臣塑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7. 生公:晋末高僧 竺道生 的尊称。相传生公曾于苏州虎丘寺立石为徒,讲《涅槃经》。至微妙处,石皆点头。属于佛教。
8. 园吏:一指管理园囿的官吏。一指庄子。这里指庄子,属于道教。
简译
一片树叶飘下落在了前面的台阶上,淮南人已经感觉到了悲凉之意。
失意地望着高空,(多么)期望像那悠远的白云一样呀(归隐)。
到了老年才理解了司马相如(疾病缠身的难),在穷困时才体会到东方朔(不能得宠的苦辛)。
道教与佛教,我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师法的榜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