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宝宝耍脾气哭闹时,父母采取什么态度,如何正确应对?
一、在心理学上,小孩子行为的动机,无非有二:要么在表达爱,要么在呼求爱。
宝宝在耍脾气哭闹时,往往是在呼求爱。
孩子脾气大往往是它在表达自我需求时,没有被看到,或者被忽视,所以就会通过这种方式想更加引起父母的注意。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不被孩子的情绪带跑,试着找到孩子哭闹的原因,最好能看到其背后表达的诉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05928/15099c4076bb30aa.jpg)
二、先处理情绪,再解决事情。
而处理孩子情绪时,有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法叫“先跟后带”。先跟随孩子的情绪,接纳和理解了情绪,先跟孩子建立链接,再解决问题。
最好的亲和力就“共情”,共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你的语言说出他的感受”。
“你的娃娃弄脏了,你很心疼是吗?它可是你最喜欢娃娃了。”
这样孩子会觉得妈妈很懂我,内心会感到很安慰。情绪就会平复大半。
“妈妈看到宝贝不高兴了,是因为你的红色画笔找不到了,还是因为你的画纸弄脏了?”“如果都不是,那你告诉妈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不仅是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也是在教着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高兴、快乐、紧张、失望、忧伤、害怕等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05928/da1c532e5f8442b7.jpg)
三、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教给孩子关于情绪的知识。
儿童节,妈妈带小松鼠去游乐场玩了所有它喜欢的游戏,它好开心啊,快乐得想飞起来。它很感谢妈妈,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
好朋友小猴子的妈妈生病了,它很难过,小熊这些天一直陪在它身边安慰它。
晚上妈妈要值夜班,小兔子自己在家,它有些害怕。妈妈说“没关系,害怕时你就给妈妈打电话,听见妈妈的声音,你就会感觉妈妈一直陪在你身边,你就不怕了。”果然,一打电话听见妈妈的声音,它就不害怕了。
妈妈到很远的地方出差,小明明很想妈妈,心里有些难过,它把这些告诉了爸爸,爸爸每天晚上陪着它入睡。
……
让孩子认识这些情绪,它们并不可怕,遇到它们时该如何合理表达和应对。
孩子就是这样,你一点点教着,他一点点学着,转眼间他就长大了!
另外,选取一些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的绘本,亲子共读,也是不错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05928/765d27b10706a5e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05928/412814aae1d09466.jpg)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随意赞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