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风语阁人民广场每天写1000字
古文观止 || 子鱼论战(三)

古文观止 || 子鱼论战(三)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10-29 14:43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讲到,宋襄公不自量力且盲目自信。

他号令几个诸侯小国,亲自带兵解决了齐国内乱,并帮助太子昭成功地登上君主的宝座,他也因此受到齐国人的尊崇,而瞬间名声大噪。

彼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宋襄公忽然间就飘飘然了,似乎有了种已经接替齐桓公霸主地位的感觉。

于是,他处处以霸主身份自居,当仁不让地向诸侯发出会盟邀请。

殊不知,南方正在崛起的楚国正在虎视眈眈地觊觎着这霸主的位置。

而不自量力的宋襄公居然请楚国纠合诸侯于盂地会盟,想要成为盟主。

而过于自信的宋襄公不听别人劝阻,不带一兵一卒只身赴会,且盲目地认为,他以诚待天下人,天下人必以诚待自己。

然,在这次会盟中,楚国背信弃义,直接出其不意地派遣军队,奇袭会场,抓住了宋襄公。

虽然楚国最终还是把宋襄公释放了,但宋襄公心里憋屈的那股火却无处释放。

于是就把心里的怨恨和怒火指向了楚国的小弟郑国身上,并率兵前去讨伐,楚国出兵救郑,于是就有了楚宋泓水之战。

我们今天学习原文。

楚人伐宋以救郑

楚国为了救援郑国,讨伐了宋国。

楚国自称是南方蛮夷,为什么要救中原国家郑国呢?

这得从齐桓公死了之后说起,齐桓公活着的时候,因为有盟约,楚国一直很老实。

至齐桓公死后,楚国就开始向中原扩张。而几年后宋襄公成了新一代霸主,开始同楚国争夺中原控制权。

而此时的郑国正有投靠楚国之意,做楚国的小弟。

宋襄公的这口恶气便洒在在郑国身上,于是就攻打了郑国。

楚国作为大哥自然得救小弟,所以出兵救援郑国,就来打宋国了。

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子鱼于是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襄公不听。

那么,宋襄公真的是为了复国才应战的吗?不尽然。

我们知道,宋国富庶繁华,经济发达,这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

宋国一马平川,四通八达,所以商业十分繁荣,但这样的地形无险可守,对外扩张也很难,这就限制了宋国军事的发展。

所以,宋国一直很憋屈,待到宋襄公即位后,它开始收服周围的一些小国,以壮大实力,并且想称霸诸侯 。

他的哥哥子鱼曾多次劝谏,称宋国实力不行,不要总想着去争霸中原,这样会有危险。但野心勃勃的宋襄公根本不听子鱼的劝谏。

这次,宋襄公打了郑国后不久,就接到了楚国的战书。

其实,如果宋国不接这个战书,这场仗就完全可以避免。

因为那个时代打仗讲究礼节,对方不接战书,这场仗就打不起来。

但宋襄公接了战书,表示他想打这仗。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

公元前683年冬天,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岸边交战了。

宋军来得早,已经排好了战斗的行列,以逸待劳。这时的楚国人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吧。”

宋襄公说:“不行。”

后来楚军全部渡河完毕,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劝宋襄公开打。

宋襄公说:“还不行。”

那么宋襄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不行呢?

因为春秋时期,上战场的都是贵族,所以讲究特别的多,打仗前要占卜、祭祀、阅兵。开战时,要等对方摆好阵型,不能趁乱偷袭。

宋襄公之所以总说不行,是因为他是严格按照当时的老规矩办事,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嘲笑他迂腐的地方。

既然宋襄公这么注重礼法,那么这场战争的结局会是怎样呢?楚人也会同他一样尊崇礼法吗?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

宋军直到楚军摆好阵势才开始攻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宋襄公受到了国人的指责。

那么,对于国人的指责,宋襄公是怎么回应的呢?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宋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瞧瞧,虽然战败,但宋襄公仍然觉得自己是按照礼法打仗,没有错。

那么 他的哥哥子鱼又是怎么说的呢?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这段是文章的结尾,亦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

”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

”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他们屈服。

“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指责宋襄公不懂打仗,并认为练兵就是为了杀敌,不应该有那么多顾虑。什么不重伤,不抓二毛,都太可笑了。

而且在作战策略上,子鱼主张要见机行事、凭险而攻,攻其不备。

看到这段,是不是有些熟悉话哈,这让我们联想到《曹刿论战》,曹刿的战略思想就是直截了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而在这篇文章里,子鱼的战略思想则更加丰富。他主张要抓住时机,先发制人,攻其不备,而且要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我们现代来看,打仗不就应该这样嘛。然而,在春秋时期,在那个固守礼制的时代,不得不说,子鱼的思想是非常先进的,他比宋襄公高得不是一点半点。

那么,这个子鱼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古文观止:子鱼论战

    本文通过一场战争的过程,记录两个人对于战争指挥的不同意见以及对于战争与仁义关系的看法,还有启示意义。 宋军实力远不...

  • 古文观止(4):子鱼论战

    僖公二十二年,楚宋泓水之战,宋败,楚国的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 那么,宋国为什么会败呢? 是年,宋楚争霸,宋出兵攻打...

  • 读书随笔·子鱼寺人披

    《古文观止·子鱼论战》阅读随笔 《史记》把宋襄公列入春秋五霸之一,那可真太抬举宋襄公了。自己兵力强弱心里没点儿数,...

  • 子鱼论战

    《古文观止》第十三篇 先楷而后行 以顺为意也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

  • 咬文嚼字—“取”

    学习《古文观止》,今天读到了《子鱼论战》。 有一句:“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我...

  • 读《子鱼论战》知国君不可迂腐愚昧

    《子鱼论战》是中国春秋时代的史学家左丘明所著,是《左传》中的一篇,后被收入《古文观止》。 这篇文章写作的背景是: ...

  • 《左传》子鱼论战

    楚国讨伐宋国来救援郑国。宋襄公预备迎战,大司马固,也就是子鱼上前进谏说道:“上苍舍弃商朝已经很久了,现在您却要复兴...

  • 子鱼论战赏析

    《左传》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1]。大司马固谏曰[2]:“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

  • 左传 · 子鱼论战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已巳朔,宋...

  • 读《古文观止》之子鱼论战

    《子鱼论战》是宋楚泓水之战始末的记述,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种对立的军事思想的激烈冲突。公元前638年,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子鱼论战(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fm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