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学《论语》!
提起“异端”邪说,其最早的出处,目前可查到的,是《论语·为政》篇第16章孔子讲的。但那时只说“异端”,尚无“邪说”。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2·16)
对这一章的理解,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了。
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把“攻”解释成攻击、批判,如《论语》书中记载的“攻其恶,毋攻人之恶”(《论语·颜渊》12·21)、“小子鸣鼓而攻之”(《论语·先进》11·17);把“异端”解释成异于儒家学说以外的其他学说,如朱熹说: “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杨朱)墨(墨翟)是也。”这样,本章的解释就成了:孔子说,要批判异端邪说,这种东西(异端邪说)太有害了(后半句的另一种解释是“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另一种解释,是从“攻”的原义治理、加工、从事出发,如“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吕氏春秋·上农》),引申致力研究、专心从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而把“异端”拆开解释,“异者,异于常”, 不同平常的意思,如《论语》中“异于吾所闻”“子亦有异闻乎”;“端,直也。”“异端”即异于正常直道者,是不正常之事。“攻乎异端”就是好奇喜怪、专门研究那些怪异小道,这是有害的,不好的。
孔子主张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但遭到时人的嘲笑甚至抵制。那时,异于儒家思想的主张有很多,比如齐国的晏婴就不同意孔子的思想,而有自己的主张,但如果把其他的主张称为“异端”,恐怕不是孔子的本义。孔子善于向多方面学习,比如子曾经曰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7·22)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知道我所不懂的道理;我选择他知道的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因此,对于不同于自己的主张,孔子不是一棍子打死,“攻乎异端”,而是主张向人家学习。至于朱熹说杨朱、墨翟等诸家,都是后来的事,孔子哪能预先知道并告诫他的学生?
查历史上再提“异端”,《后汉书·延笃传》中有过记载:“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笃论矣。”魏晋时的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也说:“广求异端,以明事理。”这里“异端”是各种说法、不同见解的意思。到晋朝,僧人僧肇在《百论序》中提到:“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这里的“异端”,就有了“邪说”的意思了。
而在孔子时代,天下根本不存在以“异端”为非儒学说的观念。“异端”相对于“正统”言,春秋之末,孔子被迫周游列国而道不行,何来儒家正统?没有正统又何来“异端”?而历史上,也给儒家扣上了“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常将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学说、学派统称为异端”以及“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的帽子了。
查《论语》书,关于“端”的意思,除了《论语·先进》11·26章中“瑞章甫”的“端”,即古代礼服的名称外,就是《论语·子罕》9·8中“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探求答案,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此外,《礼记·中庸》记载,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于恶言恶行、善言善行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个意思,也即孔子主张的中庸思想。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6.29)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一般人即使有这种品德,也不会坚持很久)。”
因此,在本章里,攻,也就是研究、探求的意思;端,就是阴阳、善恶、好坏、正反、始终、上下等方面。孔子在这里的意思,是指要从问题的两个方面去看,这样就容易对问题搞清楚,而不要只考虑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甚至钻入牛角尖,这就很不好了。
如果非要牵扯“异端邪说”的含义,似乎可以与少正卯扯上点关系。据传,鲁国少正卯(正是官职,少是副职,卯是名)和孔丘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只有颜回没有去。《荀子·宥坐》首先记载“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并解释了诛杀的原因。其后,从《孔子家语》到《史记》,以及部分历史书、文集都记载了这件事,有的甚至拿这件事说事,并给孔子戴上了“圣人治奸”或者“孔子污点”的帽子。不过,孔子诛少正卯也是争论了两千多年的无头公案,暂且存而不论吧。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点击下方“赞赏支持”和“关注”,关注并阅读连载《论语新视界》。
感谢一路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