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的艺术

作者: 21a22686aa72 | 来源:发表于2017-04-27 20:44 被阅读34次
    图片来源网络

    今天推荐的图书是我早就已经选好的,只是因为上一周生病,精神不是很好所以没有阅读它。这周身体恢复了健康,读书自然就步入正轨了。

    《请求的艺术》的作者是一位美国人阿曼达·帕尔默。她的斜杠身份有很多:摇滚歌手/作曲家/活动家/导演兼博客主/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这本书起源与她在2013年做的同名TED演讲。这个演讲在互联网上有着近800万的点击率,可以说影响惊人。

    先了解下什么是TED演讲?

    “TED”由“科技”、“娱乐”以及“设计”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这个会议的宗旨是“值得传播的创意”。TED诞生于1984年,其发起人是里理查德·索·乌曼。2001年起,克里斯·安德森接管TED,创立了种子基金会,并运营TED大会。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大会演讲做成视频放在互联网上,供全球观众免费分享。但凡有机会来到TED大会现场作演讲的均有非同寻常的经历,他们要么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要么是某一新兴领域的开创人,要么是做出了某些足以给社会带来改观的创举。(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明白了TED演讲是什么后,就应该了解到,《请求的艺术》它的作者能参加TED这样高水平的大会,代表了她的想法一定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请求的艺术》讲了什么?

    阿曼达·帕尔默有一个斜杠身份是一个摇滚歌手,她自己组织一个乐队。众所周知,玩乐队的人很多,但是以乐队身份发唱片的人却很少,为什么?发唱片的成本很高,尤其是在美国这个音乐市场已经很成熟的地方。没有唱片公司的支持想要以个人之力发一张唱片的确很难。阿曼达·帕尔默抛开了常规的思想,选择网络众筹来帮助她实现发唱片的愿望。

    《请求的艺术》讲述了阿曼达·帕尔默如何通过网络发出请求,让大家帮助她实现愿望的整个过程。

    向别人求助是一个尴尬的过程,不仅是美国在中国这个现像也普遍存在。在陌生的环境中,人们更多愿意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却不愿意问一下身边的人,你能帮助我吗?

    在《请求的艺术》的第一章里,作者这样写到:

    请问有谁带卫生巾了?我赶上生理期了。如果恰逢生理期而自己又毫无准备,我会毫不犹豫地向陌生人大声求助。即便是在公共场合我也毫不畏惧,更不用说是在旧金山某个餐馆的女性卫生间,或是布拉格音乐节的某个男女共用的更衣室了。就算是身处悉尼、慕尼黑、辛辛那提的某个派对,我也会跑到厨房里向看上去面善的人们寻求帮助。

    但我碰到的情况却总是这样:女性朋友不停地在背包和钱包里沙沙作响地翻找着,仿佛做贼一样。最后,她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找到了。这时发现旁边的陌生人报以善意的一笑,这种交换与金钱无关。仿佛彼此之间达成了无声的共识:今天我在翻找卫生巾。

    总有一天你也会有这么尴尬的一刻。

    不止“翻找卫生巾”陷入了这样循环往复的怪圈,像诸如翻找面巾纸、香烟、圆珠笔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我曾一度思索过,会有女性觉得这种事情太过尴尬而不愿意向别人开口求助吗?难道有人宁愿在底裤里塞一大团卫生纸,也不愿向满屋子的陌生人求助?我想这样的女性朋友肯定大有人在,但我不是这样的人,我从不觉得向别人求助有什么难以启齿的。

    没什么能让我觉得尴尬。

    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想必很多女性朋友也有以上的经历,那么你们会怎样做呢?

    我经常被人拦住询问问题(大概是觉得我面善吧)。在街上走着的时候会有人问路(中国人外国人都有);坐车的时候会有人问乘坐路线;买书的时候会被询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在洗手间的时候碰见过向我询问有没有手纸的情况。

    对于这些询问或者请求我都会一一回复,没有因为对方是陌生人而不去理会。所以在请求别人帮助这方面我也许会比一般女性要积极一些。因为我经常被别人请求帮助,知道在怎样的环境下被请求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心情。

    很多时候也许你给自己了太多不存在的假设,这些假设让你在开口说出请帮我之前就打了绊子。也许应该以更轻松的心态去对待请求别人帮助这件事情。

    阅读一下《请求的艺术》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求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mn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