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监生自大
城里监生与乡下监生, 各要争大。城里者耻之曰:“我们见多识广, 你乡里人孤陋寡闻。”两人争辩不已, 因往大街同行, 各见所长。到一大第 门首, 匾上“大中丞” 三字, 城里监生倒看指谓曰: “这岂不是丞中大? 乃一徵验 。”又到一宅, 匾额是“大理卿 ”, 乡下监生以“卿”字认作“乡” 字,忙亦倒念指之曰:“这是乡里大了。”两人各不见高下。又来一寺门首, 上题“大士阁 ”, 彼此平心和议曰: “原来阁 (各) 士 ( 自) 大。”
注释:
1.大第,大宅子。
2. 大中丞,原指御史大夫一类的官职,后来变成一个称号,中央级的官员、巡抚都可以称为大中丞。
3.徵验,验证,证据。
4.古代大理寺最高长官。
5.乡,繁体为郷,与卿字形近。
6.大士阁,供奉观音大士的神殿。
译文:
城里的监生与乡下的监生,争论谁厉害。城里监生耻笑乡下监生说:“我们见多识广, 你们乡里人孤陋寡闻。”两人争辩不已, 就前往大街一同行走,以找到各自厉害的证据。先来到一所大宅子门口,看见匾上写着“大中丞” 三字, 城里监生看倒了,指着说: “这岂不是丞(城)中大? 明显的证据吧 。”又到一所大宅院,匾额是“大理卿 ”, 乡下监生把“卿”字认作“乡(繁体为郷)” 字,连忙也念,可惜还是左右念倒了,指着牌匾说:“这里写着乡里大了。”两人一比一平。接着他们又来到一寺庙门口,匾额上题着“大士阁 ”,然后彼此平心气和商议说: “原来还是阁 (各) 士 ( 自) 大,都厉害。”
古代文化小常识:
关于大中丞
源于中丞。官名,汉代御史大夫下属两丞之一。两丞分别为御史丞、御史中丞,中丞居殿中,所以叫中丞。主要掌管受理公卿奏事以及荐举、弹劾官员的事务,又称御史中执法。
东汉后,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
唐、宋两代继续设置御史大夫,但是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职。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察院的副职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
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使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明、清巡抚也称中丞。
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中丞”前加“大”,以示其尊。如山东德州“大中丞”牌坊,为马佩而建,其人为嘉靖甲午科(1534)举人、嘉靖辛丑科(1541)进士、官至巡抚都御史。
明清也指某种虚职与称号。如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即言当时吴地巡抚是以大中丞身份担任的。又如,安徽歙县雄村的“大中丞”牌坊,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为表彰曹文埴而建,他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甲一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当时既不是御史大夫一类官职,也没有担任巡抚一类地方官,照样称为大中丞。
安徽歙县雄村的“大中丞”牌坊小评论:
想到另一个笑话。
一对情侣在这建筑附近游玩,小伙子凝视着对面建筑上的字说:书法写得不错,并大声念叨:心在情妇那!女孩子说:你傻啊,明明是:山东情妇馆,贪官的情妇都关在这里。这时一路人经过,说:你俩瞎啊,明明是心系情妇波。
山东博物馆其实是山东博物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