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上映于2002年,作为一部传记类型的电影在第75届奥斯卡电影节上斩获多项大奖,成为一部广为流传的经典。
影片的导演是罗曼 ·波兰斯基,值得一提的是,罗曼作为一个犹太人在二战中也曾遭受迫害,他的家人被迫抛弃一切财产,他的母亲更是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基于儿时这段不堪回望的经历,罗曼在影片中恰到好处地的表现出了犹太人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悲伤与愤怒。
我们如何能在战争中存活《钢琴家》讲述了波兰著名音乐家斯普尔曼的故事。战争尚未开始时,斯普尔曼在波兰电台演奏钢琴曲,因其精赞的琴技在音乐界小有名气。一天,当斯普尔曼工作时德军的一枚炮弹击中了电台,华沙城陷入混乱。不过几天时间,德军便以一场闪击战占领华沙,斯普尔曼一家被迫迁往“犹太区”,在那里他们担惊受怕,整日惶恐不安。于此同时他们也忍受着饥饿、贫穷、未知的恐惧与死亡的威胁。不久后所有犹太人被告知要离开城市,但斯普尔曼却侥幸逃过一劫,被送进了劳动营,很快他便借机逃了出来。然而逃亡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在好友的帮助下一次次躲藏又一次次被发现,他不停地变换着藏身之所,最后不得不栖身于一个狭窄的小阁楼。即便如此,斯普尔曼仍然是幸运的,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善良的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帮助下斯普尔曼不再受饥饿、寒冷之苦,他等到了俄军解放华沙城的那天。
我们如何能在战争中存活影片的最后,斯普尔曼坐在华丽的音乐厅中弹奏着自己所钟爱的钢琴,前来听他演奏的观众坐满了整个音乐厅,那跳跃的音符从琴键上徐徐涌现,他在用音乐书写着他所经历的苦难。
斯普尔曼对钢琴的爱可以说是超越生命的,在逃亡的过程中斯普尔曼曾发现一架完好无损的钢琴,无奈却被告知不能让外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于是他把手悬空在琴键上空弹钢琴,在寂静中感受内心的琴声。他就这样沉醉了,尽情拥抱着这一瞬的喜悦。然而更让我体会到钢琴之于斯普尔曼胜于生命的场景,是他在阁楼中为德国军官演奏时的片段。那时的他尚无法判断眼前的这个军官是否与曾经遇到的那些有所不同,军官命他弹奏,他便弹奏,琴声响起的那刻好像连周围的炮弹声都归于了静默。镜头聚集在斯普尔曼的手上,修长白皙的双手即便是在经历了战争后仍带着属于一个钢琴家的优雅。悦耳的声音就这样从琴键上缓缓流出,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为家破人亡而痛苦,时而为德军铁蹄践踏国土而愤怒。有了钢琴的陪伴斯普尔曼不再是一个弱小狼狈的流亡者了,他变得强大而无畏,也许下一秒他就会死在德军的枪口下,但这一秒他还是一个优雅的钢琴家,音乐给予了他精神的支撑。
战争结束后斯普尔曼又回到了华沙电台从事自己的老职业,他坐在钢琴前一边弹奏一边默默地笑,看到友人再次现身电台的时候他的眼角似有泪光闪烁,与其说这泪是重逢的喜悦不如说这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欣慰,因为一个又一个向斯普尔曼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他才有机会再次坐到华沙电台中为观众演奏钢琴曲。同样,因为战争无法夺走斯普尔曼内心对钢琴的热爱,他才能在无边际边界的痛苦中卑微地的活下来。
我们如何能在战争中存活战争能夺走很多东西,也许就是一瞬间他就能让一个人失去家庭、朋友、祖国,但它无法夺走的东西也很多,比如梦想、比如信念、比如善意……只有用内在的、战争永远无法毁灭的东西去对抗它,我们才有存活的可能。
PS:这是一部很早之前看过的影片了,虽然很多细节可能都忘记了,但那些或触动人心或残酷至极的片段却始终还记着,从钢琴家见到德国军官时的小心翼翼到战争结束时他在舞台上弹奏时的身影,从那位坐着轮椅被扔下楼的老人到医院里被开枪打死的病人们......我始终相信,只要还有人保留着关于战争的记忆,我们就还有建立和平社会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