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塔莉在本书《心灵旷野》里写的这篇标题为《跟随者与梦想者》。
跟随者和梦想家有怎样的区别?这是我好奇的。跟随者是怎样的?梦想家又是怎样的?
纳塔莉在文中用生活例子说明。
她的朋友有两个孩子。朋友要分别教会大儿和小儿骑车。
这个朋友教大儿骑车时,先作骑车示范,同时补充讲解如何刹车、控车,如何踩脚蹬往前骑。
大儿听了指示,跟着做,学会了骑车。
纳塔莉的朋友再用相同方式教小儿骑车。谁知,小儿听得心不在焉。
小儿就想用自己的方式骑车。朋友没辙,只得让很有个性的小儿自己去折腾。最后,小儿自己也会骑车了。
纳塔莉说,朋友的大儿是跟随者,小儿是梦想家。
由这个故事的分享,我们对“跟随者”和“梦想家”多少有些印象和了解吧。
像跟随者们的学习,他们需要由外在的人告诉他和教导、说明某项技能的如何应用,规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等等。
跟随者们会认真听懂这些指示,然后跟着指示去学会某些技能。
但像梦想家们却相反。他们的学习,不由外在的人传授给他们经验。他们也没有耐心听讲。这反而会干扰他们的学习。
梦想家则需要自己独自面对要学习的一堆东西,自行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和掌握。
跟随者由外而内化。梦想家由内而外化。这是我对“跟随者”和“梦想家”的理解。
在这篇里,关于跟随者和梦想家,我觉得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模式,毕竟人与人的特质不同,而他们面对新技能学习和处理方式也将不同。
因人而异。所以,我们经常说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是什么,怎样做对自己有更好的帮助,或者更有效用和价值。
写作也如此。写作,有人不学自通,而有人需要通过写作班的培训学习。
其实,我觉得无论是跟随者还是梦想家,都没有那么重要。不用过于纠结表面上的东西。
但真正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了解自己。究竟什么是适合自己,什么是能够真正帮助自己成长和蜕变的。
摘抄本书语句:
1、梦想家遵循内心的想象,他们常常需要自己去领悟。
2、我是一个梦想家。我必须潜到水里,尝试很多次之后抬起头,湿着双眼间:“哦,你是说蛙泳得面朝下趴在水里?哦,我知道了。我之前一直面朝上躺在水里。”
3、有些人能从外部教学中学到东西,而有些人不能。
4、我知道有些人在写小说前先做图解,有些人甚至还没开始写就对人物做大量有意识的思考。这很好。很多小说佳作都是以这种方式写出来的。但这不是我的方式。
5、我们需要相信我们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考虑换一种方式。
6、我需要自己一个人,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发现自己内心的东西,不能太早受外界影响。
7、过早的建议对我来说非但无益,还会唤醒我体内的批评家:“看吧,纳特,你完全做错了。放弃吧。“而我真的会放弃。(纳特:纳塔莉的简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