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模式,全称应该是叫先免费再收费。这并不是互联网领域的新现象。但是,最近两年,你一定听到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回归商业本质。就是不能只想着免费模式,要通过为用户创造价值来收费。买卖,回归一个简单的商业逻辑。
免费过时了吗?很多人说,当然过时了。毕竟第一波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经过去了。你能不能采用免费模式,流量并不是全部。关键看你的产品面对的是独立用户还是动态的关系网络。独立用户不适合免费,动态网络适合免费。
比如视频网站,就是一个部分动态的关系网络。您可以与他人分享视频。如果你是VIP,你也可以把电影票送给你的朋友。但是这种动态程度不高,这种行为并不经常发生。很多时候,大家还是面面相觑。所以对于视频网站来说,从免费过渡到收费有点迂回,最好是一上来就充。
再比如keep这样的健身App,它的用户群是更动态的关系网络。首先,健身是一项高度社会化的活动,用户之间经常接触。其次,这个网络是动态的,不断有新人加入,健身的人往往能感受到自身发生的变化。如果你的用户群是一个大规模的动态网络,你可以提供一个完全免费的基础产品,然后提供一些付费的功能。因为这个动态的基础网络,会不断为你创造新的付费动力。比如付费勋章,就是基于用户之间的连接。
AIGC也面临着一个完全动态的关系网络。首先,用户使用AI制作内容,几乎都是为了分享,这就构成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只要有关系,就有收费的依据。例如,有人说,当AIGC有更多的内容时,版权就成了问题。因为很多人都参与了一个作品的创作。如果要对版权进行认证,需要在后台进行检查。谁最先参与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中,又是谁最先将这些数据贡献给AI?而这种关系到用户利益的深度服务,是可以收费的。反过来,如果大家都不联系,每一个创作都是封闭的,就不会有版权定义服务。
人类面临的所有困难不外乎四大类,资源不足,寿命有限,相互依存,相互协调。所有的产品都在解决这四类问题,赚的无非这四种钱。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不缺资源。虚拟资源可以无限生成,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此,提供基本资源是免费的。什么赚钱?就是解决后三个问题。你看,鉴于寿命有限,可以提供增值服务为用户节省时间,比如免广告会员。但是,如果我们互相依赖,需要协调,那就更好理解了。只有你的用户,一个相互联系,不断有新人加入的动态网络,你才有机会协调解决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免费模式能否成功转变为付费模式,取决于你面对的是孤立的个体,还是动态的关系网络。说到底,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价值交换的前提是相互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