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认知大爆炸青春读书
怎么说才更容易获得帮助?

怎么说才更容易获得帮助?

作者: 宋文峰 | 来源:发表于2017-05-15 22:10 被阅读20次

怎么说才更容易获得帮助?

在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前,我们先要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人是如何感知事物的量化度的。通俗点说就是人是如何确认水的温度、物体的重量、商品的价格高低等等的。

先看人是如何确认水的温度的,水的准确温度人是无法确认的,人能确认的只有水的大概温度范围,是冷的,还是热的。如果先把手放到热水里放一会,再放到温水里,就会认为是冷水;如果先把手放到冷水里放一会,再放到温水里,就会认为是热水。

可知,人是基于对比来感知事物的属性的。没有前面的冷热水加强效果,其实也是基于体温的对比来确认水的冷热的。

重量也是如此,如果你先拿一个20斤的东西,再拿一个10斤的东西肯定会感觉轻;相反如果先拿的不是20斤,而是5斤,那么拿10斤重物必然感觉重。没有20斤和5斤的对比项,单拿一次物体感觉轻重必然也是基于自己力气的。

同样,价格也是如此。

日本曾经有一家经营电子玩具的商店。新引进了两种不同型号、质量相差无几、价钱一样的电子游戏机。可是,摆在柜台上的这两种游戏机却很少有人购买,这令商店老板一筹莫展。

这时,正好新招了一位女店员,她为店老板出了一个好主意。建议把型号小的那种游戏机的标价从80元提到160元,型号较大的游戏机标价不变。

这样一来,当顾客进到店里,看到型号又大,价格又便宜的游戏机并不比标价高的那种质量差,以为捡到了便宜,机会难得,便毫不犹豫地将其买下。而另外一些有钱人在看到型号小,价格反而比型号大的游戏机更贵时,以为遇到了“真货”,于是也慷慨解囊,买回去当作上好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的孩子。很快,两种型号的游戏机的销量就大增。

这样的经历我曾经也感受过很多次,以前在上海郊区租房,价格大概也就1k多,不超过1.8k。但是到浦东租房价格立马飙升到3k到4k,感觉贵到爆炸。反复下了很大决心才用“时间更值钱”、“不用浪费2小时上下班在路上更有价值”等理由说服自己在浦东租了房子。

后来因为生了娃,感觉一室不够用,想要租个两室,结果看了一圈,基本都要6k到8k。回头看看现在租的房子,立时感觉好便宜。

买手机也是如此,N多年前,一部手机动辄几千块,小米突然杀出,2千块一台智能手机,大家都感觉很便宜,所以疯抢。但最近手机越来越便宜,千元机到处都是,今年以来因为各种原因厂商又开始涨价,又涨到动辄3、4千一台的地步,立时感觉“你TM这是在逗我吗!”

不只水温、重量和价格是如此,其实人感觉所有事物都是如此,人是无法准确感知事物的量化度的,总得需要借助某种事物作为对比,要么是预先提供作为对比的,例如上面冷水和热水,要么是自己的经验。这就是对比感知原理。

那回到主题,如何才能概率更高的获得对方的帮助呢?

先以价钱为例,假设你想借100块。

“嘿,老张,借我100块吧,我有点事。”

照这样问,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干嘛?我也只是100块,借你,我就没的花了。”

具体答案千奇百怪,但意思必定是一致的,就是不借,除非对方是富二代,或者你的铁哥们。

如果换种说法问:“老张,我最近手头很紧,借1000块钱给我救急,行吗?”

“什么?我哪儿有那么多,我也正用钱。”

在朋友拒绝了这个要求后,你再提出只借100块钱的要求。这样一来,朋友就更容易答应借给你了。

想想,是不是。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根本依然是我们人对事物的感觉都是基于对比的。

也就是如果开口借100块,对方没有对比的,对方只能用兜里的零花钱,以及跟你的交情来对比,看看这100块是不是够便宜。所以这个时候看的就是对方跟你的交情,以及是不是富二代了。

但是如果先给对方一个对比项——1000块,那么对于1000块来说100块那就是毛毛雨了,所以对方也就更容易答应你。

美国心理学家查尔迪尼曾经进行过的一项实验吧。查尔迪尼在实验中先要求20名大学生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大学生们断然拒绝了。

随后,查尔迪尼又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让这些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儿一次。结果这次有50%的人接受下来。而当他直接向另一些大学生提出这个要求时,只有16.7%的人同意。

其实,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儿也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这从被直接提要求的大学生中只有16.7%的人表示同意便可以看出来。但为什么当把这个要求放在另外一个较困难的要求之后时,就会有50%的人接受呢?

这依然是上面的对比感知原理导致的,因为有了一个更难的作为对比项,而后面那个虽然也不容易,但是至少比前面那个容易,所以就更容易被接受。

其次,还有一个因素也辅助这样的行为。当一个人拒绝别人后,心里总会有一种歉意,而此时你再提出另一个较为容易的请求,那他为了回应你做出的让步,他也会做出相应的让步。这个属于互惠原理。

这样,对比感知原理和互惠原理叠加,就构成了这个技巧的理论依据。

当然,作为你真实想要求对方帮助的事情一定要合理。就是那100块,一定要是对方能够承受的。如果你想跟一个普通同事借10万块,估计拿1个亿来对比也不会起效。

再有,作为对比项的试探要求也不能太夸张。如果不是1000块,而是100万,估计对方要么只是当个笑话听,要么就把你当疯子。

所以,想要更容易的获得对方的帮助的套路就是:

先要求一个适当的高价格。

当对方拒绝你之后,

再要求一个合理的低价格。

我是宋文峰,希望您有收获,期望你的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么说才更容易获得帮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kk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