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寒食
许浑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
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泣路同杨子,烧山忆子推。
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注解】
1.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树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2. 哭声悲: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每遇寒食,北向长号,以首顿地。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唐朝时时寒食节祭扫坟墓,不是在清明节。与宋代以后的风俗不同。
3. 无火日:《唐会要》记载:“天宝十载三月敕,礼标纳火之禁,语有钻燧之文,所以燮理寒燠,节宣气候,自今以后,寒食并禁火三日。”
4. 杨子:指杨朱。《淮南子》:“杨子见歧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宋 杨亿《泪》诗之二:“枉是荆王疑美璞,更令杨子怨多岐。”
5. 子推:春秋时晋国人,姓介。也称介之推、介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杜预注:“介推,文公微臣。之,语助。”《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 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简译:
路上的行人和马都在缓慢而行,到处都是悲哀的哭泣声。
因为正是春来村子变暖可以采摘桑叶的时候,也是客店闭门禁火三日的寒食节了。
不由地想起了因忠心而被晋文公放火烧山而死的介之推,暂且效仿一下介子推的歧路而哭吧。
明日就是清明了,就算误了回归故园之期,也要停下来祭拜一下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