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 / 用于记录日常随笔和碎碎念
Text / Autumn
01
今天看到了中国30岁以下各行业30位精英榜单。看到有很多之前关注过的博主,作家,企业家的名字。
社会的普遍焦虑仿佛在逼问着90后,95后年轻人,历史的年轮就要开过来了,你30岁之前,该完成什么?
能够笃定自我,不追随,be purposeful,可以自在生长。
感觉现在的状态已经远离了焦虑,能够笃定自我,踏踏实实向前走路了。
两个月前,我浮躁的要命,大家都在找实习试图抓住正式工作前最后的实习机会,我也跃跃欲试投了几份简历,最后时间不合,仓促打算也以失败告终。6月时又想这个假期去美国实习,有一个还不错的机会,但是思前想后也放弃了。
到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我的大脑里有一个相对理性的纠错机制,在帮我评估每个决定的风险收益ROI,在我想要盲目跟风,或者被光鲜事物蒙蔽时敲醒我,把我拉回理性范围。我也说不好这是一种怎样理性感性的博弈,不过也习惯了这样干预自身的成长。
跟自己说,这个假期要收收心,读书积累,太多东西要学,于是最近暑假上研究生的summer course,每天听听课,做做题,也是很快乐。
真正的自律是脑控制心,告诉内心该如何如何,便去做了,才所谓知易行难。所以要manage你自己的脑袋,继而听从你的心。
02
最近也陆陆续续想了一些事情。
个人成长是波动的函数图像,也像鬼谷子讲的纵横捭阖之术(这两天在听鬼谷子,根本就是赤果果的大佬级商业战略,strategic marketing也能结合,真是神了),唯有动静结合,内化融合外在经验,整个精神发展才是平衡可持续的。
最近社会新闻发酵,舆论哗然,不少人开始争论政策制度,国运云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环境的产物,在外界大环境的对冲下,提醒自己应秉持的态度是,多元守正,本一不二。
你得知道环境如何,什么条件因素影响你,以及你在环境内是怎样的,你真正想做什么。
和靓狗聊天,他说世界上总有很多人在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赚你想象不到的钱。哎,我最近总说💰感觉自己好俗。
问题是这样的,社交平台,短视频还是其他形式,从盛到衰,需要公司不断输血进去,后台给到丰厚资源,把渠道养起来,然后等它有造血能力,吸引用户扎根,再来收割用户流量。嫁接淘宝卖货,自己开小程序微店卖货,软知识,文化付费产品这些。大概这个套路。
微信自媒体还不知道还能兴盛几年,现在社群的商业化路径已经比较明显了,简洁点说是三种,卖会员,卖广告,卖货。但是会有更多种出来,随着微信功能升级,所谓的为用户赋能,超级平台大者恒大。
但是问题就在于,其他应用奇袭的可能也变多了,因为墙围的越牢固,他的长板、短板越平均,用户的需求肯定是在往个性化定制化发展的,他能带来的越多,他能满足的实际上越少。
环境,市场竞争使然,不仅是平台面临的挑战,还有平台上的玩家,玩法也在面临升级和挑战。
包括说,现在创业公司获客成本在变高,渠道在收缩,需要去找新的金水龙头,才requisition,activate customer,然后retention, engagement, referal。那需要找到新的增长招式,找到新的水龙头。
那你需要怎么做呢?How to prepare yourself? 需要清醒的头脑,愿意潜心深入研究,才有可能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看到多数人看不到的地方。
03
再者,不要框住自己吧,基于要读的专业,但涉猎一定要远大于这些。延伸横坐标,再深入一个领域,做一个T型,全栈型。
image.gif图为T-shaped Marketer
我过去几个月的困惑,纠结,现在看来已经微不足道了,可正是当时太小心翼翼的衡量所有时间成本,金钱成本,投入产出比了,才把自己困在一隅之地。
你认为你喜欢的,你真正骨子里喜欢的,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亲自试试才知道。
告诉自己,不需要活的那么精确,生命充沛,并非有太多不能放弃,也远远不到怕走错一步的境地。所以,别慌张,别局促,即兴发挥,大胆求证,不要和别人盲目比较,继续听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
向内看,才能向前走,寻找内心炬火。
很喜欢下面一段话关于面对生活选择时,持“无为”的解释。
image.gif没有要做的决定,有的是你和你面前的事的交互。认为“我”要去做“决定”,是因为“我” 有各种牵挂、欲望、和恐惧。唯一能帮我们的,是“放下、释怀”,如果你能放下自己的这些欲望和恐惧,那就没有什么“决定”需要做,剩下的只是生活本身。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30岁时会怎样呢?
无论如何,按照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
跟自己说,仿佛也没什么是必须要完成的。
放心走吧年轻人,放下你的压力和焦虑。
尽兴发挥,尽情自在。
你正走在你最美妙的一条小路上。
** — END — **
*** 求知 ***
申请季 / 关于10家留学中介的吐槽和良心推荐,大佬们的选中介避坑指南
*** 游目 ***
*** 小言 ***
*** 致用 ***
imag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