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总觉得有太多要去计较的事,现在想来,实在无谓,你计较,只能说明在乎,而今天在乎的,不一定一个月、一年甚至十年后你还在乎,所以,凡事都别太当回事儿,很多人都说过的那句,今天的大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过一年就是故事,就是这种道理。
写公众号两个月,第一次被愤青批评,留言在公众号那篇底部,大意就是我写教养,其实自己是没有教养的,种种种种,果断精选,然后回复:你说的对。站在对方的立场,他说的确实是对的。但在我的立场来说,你说的再对,要不要听你的,那是我的事儿,所以,你说的对,但我不听你的。作为一个陌生人,别人写什么,看一眼就忘掉好了,你斤斤计较着别人所说的一个观点然后死钻牛角尖据理力争,难道就是自己的教养了么?并没有多高尚。
以前上班,领导不论提到什么我都会去做,而且都想做好,可现实是,某些事做到一半,才发现人家根本就是随口提提。就拿在创业公司时来说,从来都是Boss说什么就做什么,但实际情况却是,条件艰苦,活动预算又低,每一款新品上新我都要做一文案出来,而大多数时候,文案都会被省略成简短一条朋友圈(公司俩微信号都满员,全客户),每次推广也是,东一棒子西一榔头,结果就是收微甚少,长此以往,很多工作都是我做,但往往被突然间的一个想法打乱一天的工作安排。事实证明,哪怕是Boss,想法也不一定全对,所以有些非建设性意见,选择性的去听去做,并不是说领导说的话就不听,工作不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自行分辨轻重缓急,四象限法则已经很老了,但在区分事情轻重缓急上个人一直认为该择善而行。
《荒蛮故事》里,有这样一幕情节——奥迪A6L车主在省道开着车(目测是省道),前面一辆车破极了,但就是挡着路不让超车,纠缠良久后终于超车成功,那一瞬间他摇下车窗,对着那辆车的车主秽言秽语,但没开多久车坏了,他停下修车,打修车公司电话,就在这时那辆破车开了上来,他迅速上车,但破车车主并不打算放过他,砸他车,在车顶大小便,他觉得尊严尽失,加大马力把破车顶下了桥,又继续修车,结果破车车主爬了上来,这下轮到他倒霉,自己的车也掉到桥下,不仅如此,两个人都被烧死在车里。就因为一件超车事件,最后成为两条命案,不让超车完全可以不超车,就算超了,也不必出言侮辱,而另外一个车主,自己被挑战了也要挑战别人,最后暴力行为解决问题,但自己搭上一条命,实在不该。
很欣赏冯唐前辈,他评论过韩寒代笔事件的那篇文章也有看,大意是(原文太长,用自己话简单总结):有人说你代笔,你就反应激烈,沉浸在骂战中不可自拔,这种情况下,你最有力的回击便是来一篇惊世之作,可你没有,只在骂战中乐此不彼。对这段话,个人理解为——你完全可以一篇长文证明自己真材实料,可你没有,却在微博中口水骂战不断,其实真正的智者,经得起赞美,抵得住诋毁,所以对时不时的诋毁以及赞美都应不太当回事儿,应该平静对待才是。
人总爱太把一切当回事儿,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目中无人;太把别人当回事儿,失了自我;太把身外之物当回事儿,尽显奴性。所以混迹江湖,所有一切都别太当回事儿,此处借用男神一句话总结,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