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想法
如果爱61自我归因

如果爱61自我归因

作者: 玩哲录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18:20 被阅读3901次

    归因是社会认知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的归因是:我做了一件事情,做好做不好,这是一种评价,那就紧接着往后深了一步去问自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做的好,或什么原因导致你没有做好?

    分析出来是什么原因,这种分析过程,就是归因。

    归因有两个取向,一种认为归因就像科学家一样是遵循逻辑的,就是要照真实情况进行推论,从事实的现象中去寻找事物的规律,这是一种通过理性逻辑形式进行的探究。

    而另一种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人类在归因的时候,有相当多的归因是非理性的,是有偏差的,是不准确的,为什么会是非理性的呢?

    因为人是利己的,也就是说怎么让我舒服,怎么让我高兴,怎么能够提高我的自尊,我就怎么归因。说白了,成功都是我自己的原因搞定的;失败了就要推卸,跟我没关,而是环境造成的。那么,人的这么一种归因的倾向,就称之为“自我防御性的归因”或“利己性归因”,它强调个体对积极地、合乎期望的好的结果的作用,从而缩小对消极的、不合理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从而让自己心安理得的来保护自己。

    很多考试失败者,强调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而成功者强调自己的能力和高水平的成就动机。考试作弊者强调客观环境的压力自发而为,非作弊者强调自己的道德品质;当决策导致坏的结果时,总是强调是因为环境所迫,如果是好的结果就强调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这就是一种自我防御式的归因。

    日常生活当中,大多数情况确实是这样,但也不是绝对的完全的这样,因为进行自我防御归因是有条件的,或者说有着制约的因素。

    第一,这个行为结果对维护和增强自我价值是不是很重要?

    因为,自我防御归因实际上是一种有偏差的,是一种歪曲的归因。这种归因,这种歪曲,不按事实去归因,它是万不得已的。如果这件事情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的话,我完全可以承认事实,就是我没必要去替自己进行辩护。而只有这个行为结果,对维护我的自我价值相当重要的时候,我们才会取自我防御。这取决于,这件事情值不值得你这样做。

    第二个,你这样归因,或推卸自己责任,还要看一下别人的态度,你还要估计一下,别人接受不接受?

    我们要权衡,你的归因会不会被别人否定,别人会说你的这种原因是不成立的。因为我说这个原因的时候,如果别人知道,比如我说我那时候我生病了,但人家说你那天没有生病,那你的这个生病的理由就不成立了。你又说,是因为你身体不好,那我就等你身体好再看你行不行。你明明知道不是身体的原因,除非今后不再做,所以还要考虑会不会被随后的行为所否定。

    总结起来,只有当不需要再采取任何行动,和所有结果都已经相当确定的时候,比如说我今后不再做急流勇退,我这次拿了第一名冠军了,但我说是我的能力。人这说了,你能力行,你下一次代表学校或者省或者国家继续参赛,那不就会被自己随后的行为否认怎么办?我不干了。我退一退了,那永远我就可以认定是我的能力的关系,因为他不会被我随后的行为所否定。

    人一方面有利己归因的动机,我们自幼所受的训练,科学的素质,我们解题数学物理化学,各种活动都要求精确准确,这种训练使得我们已经内化了。我们有很强烈的追求,怎么样准确的理性的逻辑的这样一个动机,当你做利己的不按逻辑的归因的时候,你内心的另外最渴望准确的动机是很强烈的。如果很强烈的话,人会怎么样呢?

    他会遵从这样一个准确的动机,受这种准确动机支配,在一种文化下,是崇尚成功的。一个人对你的行为结果做出集体主义归因,并不一定保证获得他们的认同和尊重。就是说,你这个考第一明明是个运气,但你就说是你的能力,这样的一种歪曲,未必很欣赏,而欣赏的是,是那样一些能够真正将失败承担起来,承担责任的人,或者说实事求是,说真话,所以有的时候是需要很谦虚的。而这是跟文化的差异有关了。

    而最后一个自我美化的方法就是自我设障,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个障碍,以这种障碍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来保护自尊的目的。

    比如运动员比赛,这是最典型案例,他参赛他知道拿不了冠军。我们经常有这样名牌大牌运动员,期望很高,他知道这次拿不了冠军,他又不能承受这种无能的指责,于是他就会出现故意的拉伤,有的事不是故意的,是一种动机性的心因性的出现了一些身体的不适,这样就为了他如果正式比赛,拿不到好的成绩就找了一个借口,这叫自我设障。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办法。两害相权取其轻,尽管这样做,是个下策,但是他为了保护自尊,可以把失败归因为生病,归结为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比如谁谁重大比赛老是退赛啥的。

    还有一个问题,自我究竟是一个实体的还是我们虚构出来的?

    现代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有一个关键的前提假设,认为,自我是一个实体,也就是它跟其它的实体或者自然的物体上是一样的存在,只是它是一个隐藏在个体内部的,表现出形式多样化的实体。

    你是谁,我是什么?

    似乎存在于你的内部,有这个实体存在。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理论是这样的一种明显带有本质主义的特征,他的自我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似乎都实实在在存在于个体内部心理空间的某个地方。

    在人格心理学当中有一种叫特质论的自我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实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人格是就是由特制结构组成的,而自我它是人格的。如果我们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的话,人格是由特质构成,那似乎自我也是由若干网状的相互牵连的重电特质结构构成。

    社会心理学当中的角色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是不同的期待作用的结果。由于人同时具有不同的角色,就有不同的角色期待,不同人的行为表现就有差异。

    角色理论,看似比特质论似乎更关注了人的这种自我,是在社会互动当中形成的,但是这种观点仔细去看,就会发现角色理论,认为社会的这种期待作用,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内化为个体的自我内化。

    一旦内化的一个东西就相当稳定,它不像特质的东西与生俱来的,它在人成长过程当中,在互动当中,在别人的期待当中逐渐形成,你是谁,但是这个东西一旦形成,也就固化了,就存在你的内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理论,认为人具有自我意识,人具有各种各样的潜能,人有自我选择的能力,人有利用这样一个潜能来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认为,角色行为只是外在的要求,是社会的期望,这种社会期望内化在早期的生活的依附期,在父母的这样一个价值条件的作用之下,父母说你是这样一个人,你是应该是这样的人,你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一种期待要求内化形成的这样一个自我,是社会的自我,是一个虚假的自我,不是一个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虚假是因为,这个自我概念是照镜子照出来的,是别人期待的。这跟你的真实自我是不完全一样的。

    罗杰斯说,一个适应程度良好的个体,他的自我概念当中,大部分的内容是一个真实的准确的感觉,少部分是歪曲和否认。而对于一个适应程度低或者心理不健康的或者基友疾病的个体的自我概念,你会发现他的自我概念当中真实的自我是很少的,我们在自我概念的背后,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实体的、所谓的真实的自我。也就说我们会有一个虚假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虚假的自我可能就是自我概念。当然这自我概念当中可能会包括着真实的自我。在这样情况下,也就说人本主义的观点,仍然认为真实的自我是存在着一个实体的,是有一个先在的自我。

    我们回顾了科学心理学中的几种主流的“自我”的理论,就会发现,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认为自我是隐藏于行为背后的一个内在的精神实体。

    所以说,哲学,心理学,甚至是科学,都是基于假设之上的,事实有时也是为假设服务的,一个例子既可以说明一个观点,也可以用来论证它相反的观点,这就是悖论或矛盾之处。

    你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假设,但是,你后面需要论证这个假设是不是正确的,问题是,你一旦论证,你只会找和自己假设一致的例子进行,那这个前提已经预定了。这是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也必然是为了论证假设的正确)。

    但是相反的假设,也根据同样的道理,也是可以论证它是正确的。这也是人的局限性。所以,西方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就是人在思考世界,会面临处处是悖论,处处是矛盾的情况。

    比如我们看康德的三大批判就明白了,后人也有批评他漏洞百出,比如费稀特,谢林,黑格尔,等,之所以说德国哲学是古典哲学,“古典”二字,就代表是过去的东西了,就说明现在人已经发现了他们的逻辑矛盾之处了。

    当然了,过去的东西也是需要学习的,这是为了继承发展,站在巨人肩膀上,现在并没有人再会认为康德说的都是正确的,恰恰是有人说他有些地方是错误的,后人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问题,比如逻辑问题也好,事实问题也罢,这都说明人的思辨能力的提升,因为后人知道他哪里有问题了。

    但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性也是在这里,没有它,人类的智力水平还是停留在那个水平之上,人类现在的智力水平超越了前人,这种证明也是通过挑前人毛病进行的,于是谁挑得多,而且还挑得合理,有说明力,就说明后人的哲学家是通过前的哲学思想,就超越前人哲学家了。

    你比如,心理学为了说明和解释人的行为,詹姆斯也好,特质论也好,角色理论也好,罗杰斯的人文心理论也好,既然内在的心理结构是构想出来的,那就应该允许对自我做另外的构想和假设,所以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并非是人的内部本质,并不存在这个东西所形成的一个本质,而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互动的结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爱61自我归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sv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