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06|陈瓘与蔡京的对比

作者: 陌上闻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3-01-27 18:30 被阅读0次

随着阅读的推进,我似乎对《天下一人宋徽宗》这本书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在读第三章“谋求均衡”时,只读了一遍,就找到了自己认为的重点。

1101-1102年,是徽宗登基的第二年,他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要履行比第一年更多的礼仪职责。

首先是向太后于1101年正月十三去世,哲宗是1100年正月十二驾崩的,两人几乎相差正好一年。这就是历史的巧合。

除此之外,作者写道:这一年不仅有向太后的葬礼,还要修建摆放哲宗画像的大殿,以及第一次举行郊祀祭天。徽宗履行这些职责时,试图建立一个现在被称为“联合政府”的机构,即在朝中吸纳对立双方的成员一起合作。

对徽宗而言,在执政的初期,能采取融合的策略,期望将两个不同理念的新党与旧党整合在一起,是具有现代管理思维的。

最后,徽宗还是选择了改革派而不是保守派,对此,作者分析道:

我认为有必要对比一下蔡京与陈瓘。在受道学(朱熹的新儒家流派)深刻影响的传统史学中,陈瓘是这一时期最受尊重的人。他被视为非常正直的人,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正确的事情。他任职前两年呈递给徽宗的四十多篇奏疏被作为范本保存下来……他还在一份奏疏中告诉徽宗,汉唐四十多位皇帝中,只有三位值得效仿:汉文帝、汉宣帝和唐太宗,这三位皇帝都是在年轻时登上皇位,而且都具有令人钦佩的品格:汉文帝为人节俭,宣帝同情百姓,唐太宗善于纳谏。

陈瓘的奏疏言辞中肯,文字优美,徽宗似乎很喜欢这个人。

那么徽宗为什么最后会决定宁愿与蔡京而不是陈瓘合作呢?作者站在徽宗的角度,对他们二人进行了对比:

蔡京为人很积极,总是告诉徽宗他能做到的事,而陈瓘却非常消极,更愿意指出徽宗不应该去做的事。

陈瓘对大多数帝王的评价都不高,他不希望徽宗花费巨资,哪怕是做好的事情。蔡京历来被人诟病,因为他知道如何与徽宗打交道,也知道什么事情会吸引徽宗,但这一点肯定不完全是缺点。

最后,作者评论道:陈瓘与一些保守派似乎总是缺乏这种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 …… 难道陈瓘不知道,应当根据听众的实际情况对信息传达方式进行调整吗?

通过以上作者的评论,可以看出,陈瓘确实是一位非常正直的人,他敢于谏言,谏言的内容也确实都是为国家为徽宗考虑,但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作为属下,他在与最高管理者的交流上,比较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

“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沟通是管理的浓缩”……众多有名的管理大师都指出了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还有一句话“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障碍最小的曲线。”

如何把这条曲线变成“障碍最小”的曲线,就考验一个人的沟通能力了。

相关文章

  • 宋徽宗06|陈瓘与蔡京的对比

    随着阅读的推进,我似乎对《天下一人宋徽宗》这本书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在读第三章“谋求均衡”时,只读了一遍,就找到了...

  • 【艺术的世界】“大青绿”代表画法的《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曾被诸多名家收藏过,最出名的收藏者,莫过于乾隆皇帝和蔡京了。 蔡京拿到这幅画,是宋徽宗赐给他的,蔡京...

  • 宋徽宗和蔡京的一次对话

    《宋史》上记载有北宋靖康之耻亡国的宋徽宗,与时任的宰相蔡京,有一场著名的关于奢侈品玉器使用问题的对话。 宋徽宗拿着...

  • 中草药的故事-紫菀-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 故事 蔡京是北宋徽宗时的宰相。因大肠秘结不通,痛苦异常,虽经御医调治,然病情毫无好转。 原因之一,是蔡京不...

  • 国家宝藏

    001 李晨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 宋徽宗 蔡京 画作的铺垫 颜料的制备

  • 走后门的由来

    “走后门”的来历 “走后门”一词据说出自北宋年间。宋徽宗即位后,以蔡京为相。蔡京上任后,拼命贬斥哲宗朝的旧吏,...

  • 《五噫剑》第二章 藏书之祸

    岁月沧桑,北宋徽宗年间,一天,宋徽宗正在书房同蔡京观赏字画,宋徽宗在翻一册旧籍时,突然从里面掉出一张字帛,...

  • “坏人”蔡京招致骂名的原由

    蔡京是北宋著名权相之一,北宋亡国,蔡京被定为宋徽宗信用“六贼”为首,在当朝就被人定为“奸臣”,最后被衡州安置,随后...

  • 大观通宝折十

    北宋徽宗赵佶作为一个皇帝,怠于政治,听信奸佞,他任用蔡京、童贯等奸佞之辈主持朝政。宋徽宗本人信奉道教,大造庙宇,自...

  • 2018-03-10

    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要求蔡京的字需要重金求购。当然蔡君谟的字也是顶尖的,风雅流畅。而苏轼这样评价蔡襄:君谟天资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徽宗06|陈瓘与蔡京的对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ve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