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句成分(二)
題旨和陳述的搭配
題旨和陳述是以「什麼」搭配「怎麼樣」。有些構成靜態的句子,有些構成動態的句子。
靜態句中題旨和陳述的搭配
先看靜態之例:
(1) 十字堂鄰近,許多做嵌石的鋪子。(朱自清《佛羅倫司》)
(2) 右岸的中心是剛果方場。(朱自清《巴黎》)
(3) 博物館在另一條街上。
(4) 瑞士有「歐洲公園」之稱。
以上四例中的陳述,都是針對題旨,提出靜態的「指認」。例(1)指出十字堂鄰近的事物,例(2)指出塞納河右岸的中心第,例(3)指出博物館所在,例(4)指出人們給瑞士的美稱。
例(5)-(7)也是靜態搭配。例(5)為「比況」,例(6)為「比較」,例(7)為「摹寫」。
(5) 這種畫彷彿希臘的壁雕。
(6) 盧森堡博物院比羅浮宮明亮得多。
(7) 據說意大利語的語音最純粹,最清朗。
例(8)-(10)表達作者的評斷。例(8)中的「能」是對岸上或山上能否完整欣賞變幻風光的判斷。例(9)中的「會」肯定海水引人入夢的可能性。例(10)中的「可以」肯定乘電梯和爬石梯上瞭望台的可行性。
(8) 這些變幻的光景在岸上或山上才能整個兒看見。
(9) 海水會帶你到夢中。
(10) 乘電梯或爬石梯都可以登上瞭望台。
這些句子的陳述都含有表示評斷的「能」、「會」、「可以」之類,雖然句中同時也出現涉及活動概念的「看見」、「帶」、「登上」,畢竟評斷才是焦點,因此歸入靜態句。
動態句中題旨和陳述的搭配
接著看看動態搭配之例:
(11) 在這些畫裏,他們親切地看見自己。(朱自清《荷蘭》)
(12) 希臘人樂得有這班好主顧。
(13) 太太們也張羅著親戚、朋友、丈夫、孩子的禮物,張羅著裝飾屋子。
(14) 這裏一大群武士,都拿了兵器在守望著敵人。(朱自清《荷蘭》)
例(11)-(12)中的動詞「看見」、「樂得」表示人的知覺感受。例(13)-(14)中的動詞「張羅」、「拿」、「守望」表示行為。最典型的動態句都是以表示行為、感知活動的陳述搭配具有屬人特徵的題旨所組成。
靜態句和動態句的比較
請比較例(11)-(14)和例(1)-(10)。先看題旨的特性。例(1)-(10)中的題旨,有的指稱國家,有的指稱事物、現象,但沒有一個指稱「人」。例(11)-(14)中的題旨全都指稱「人」。
再看題旨和底線成分之間的搭配關係。例(11)-(14)中「看見」、「樂得」、「張羅」、「拿」、「守望」指涉「人」的行為或感知活動。例(2)-(7)正相反,沒有一個底線成分具有此種語義特性。例(8)-(10)中的底線成分雖然都涉及人的判斷,但是不涉及活動本身。例(1)較特別的是沒有底線成分。這種句子就像「他三歲」、「他一百五十幾公分」,是可接受的靜態句。
以上的比較是否有助於理解動態特性?是否以「人」為題旨的句子都屬於動態句呢?試看例(15)。它以「荷蘭人」為題旨,卻是不折不扣的靜態句,因為底線成分「會」的指涉與行為力或感知力無關,僅是表達作者對於荷蘭人在建築方面的能力的肯定。
(15) 荷蘭人有名地會蓋房子。(朱自清《荷蘭》)
最典型的動態句,除了以「人」為題旨外,還需要符合另一個條件:陳述表達的動態概念,是出自題旨的掌控。要是陳述所表達的概念被認為出自題旨的掌控,而題旨卻指稱「事物」,就是所謂「擬人」了。例如「大海狂嘯」,如果你認為「狂嘯」是出自「大海」的掌控,就是把「大海」比擬為「人」;否則,「狂嘯」只是一種摹寫聲音的形容用法,屬於靜態的陳述。
句子類型和表義功能
動態句經常用於「說故事」。請看:
(16) 巨人波力非摩斯愛加拉台亞。他曉得她喜歡亞西司,便向他頭上扔下一塊大石頭,將他打死。加拉台亞無法使亞西司復活,只將他變成一道河水。(朱自清《巴黎》)
相較於例(16),例(17)-(18)是不是更像說理,而不是說故事?
(17) 一個社會不能憑空掉下來,它得從歷來的土壤裏長出。(朱自清《動亂時代》)
(18) 標語口號雖然要激動感情,可是標語口號的提出和製造,不該只是情感的爆發,該讓理智控制著。(朱自清《論標語與口號》)
句子類型和表達功能,關係很密切。只是簡單的動態句和靜態句,就足以形成風格迥異的作品。例(16)之類的動態句常用於敘述文。純粹的說故事,使用動態句的比例最高。說故事兼說理的「夾敘夾議」多半兼用例(16)和例(17)-(18)兩種句子。
靜態句分布較廣。說故事的時候,靜態句可以用來交待故事背景;說理的時候,靜態句可用來指認現實,也可用來表達個人觀點。不過,靜態句下位還有不同的分支:用於指認的主要是例(2)-(4)這一支,例(8)-(10)之類則是常用於表達作者觀點。
例(5)-(7)之類的靜態句,常用於描寫文。請看下面兩個描寫的段落:
(19) 瑞士的湖水一例是淡藍的,真正平得像鏡子一樣。太陽照著的時候,那水在微風裡搖晃著,宛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若遇著陰天或者下小雨,湖上迷迷濛濛的,水天混在一塊兒,人如在睡裏夢裏。也有風大的時候;那時水上便皺起粼粼的細紋,有點像顰眉的西子。(朱自清《瑞士》)
(20) 沿著塞納河南的河牆,一帶舊書攤兒,六七里長,也是左岸特有的風光。有點像北平東安市場裏舊書攤兒。可是背景太好了。河水終日悠悠地流著,兩頭一眼望不盡;左邊盧佛宮,右邊聖母堂,古香古色的。書攤兒黯黯的,低低的,窄窄的一溜;一小格兒一小格兒,或連或斷,可沒有東安市場裏的大。攤上放著些破書,旁邊小凳子上坐著掌櫃的。到時候將攤兒蓋上,鎖上小鐵鎖就走。這些情形也活像東安市場。(朱自清《巴黎》)
其中表示「比況」、「比較」、「摹寫」的句子,現在應該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來了,不是嗎?
表示「狀態變化」的句子
例(19)中「那時水上便皺起粼粼的細紋」,不像靜態句,也不像典型的動態句。句中的動詞是表示「狀態變化」的「皺起」。這種動詞所構成的句子,無論描寫文或敘述文都很常見。再略舉幾個例子:
(21) 大戰後博物館遺失了好些名貴的收藏。
(22) 大戰快結束的時候,卻來了惡消息。
(23) 眼前出現了一家藥店,架子上零亂地放著玻璃瓶,又出現一家餅店,有烘餅的小磚爐。
(24) 窗外展開一片高山與平陸,寬曠到一眼望不盡。
這四例中題旨和表述的搭配關係,與例(11)-(14)有何不同呢?
結語
這一講受限於主旨,並沒有說盡例(19)-(20)中所有句子的構成方式。有些將在後面繼續討論。另有些句子,若要仔細討論,就不能閃躲專業術語。凡是不用專業術語就說不清楚的句子,這本小冊子都不討論。
雖然如此,當你發現自己看到句子的時候,可以試著做些分析,試著提出解釋,就是最理想的學習成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