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们大人,总是认为自己经历许多事情,懂得许多的道理。在教孩子的时候,喜欢用说教的方式,对孩子说话。整天一副“我不是告诉过你,不要这样做,有危险,你偏偏这样做。”我相信很多家长都说过,也包括我。

往往我们大人经历的事多,知道事情的后果。对孩子做事,总是指指点点,这样不对,那样不行,长时间跟孩子用这样的方式对话,很伤害亲子关系。
直到有一天,我看《正面管教》这本书有一章节说启发式提问。我才意识到自己跟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①
用启发式提问不是说教,而是根据提问,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的结果,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1.我们要停止告诉孩子答案。这时候我们不能再告诉孩子问题的后果了。
2.大人和孩子都要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情,否则不能提问。
3.用启发式提问,比如:我和女儿的例子,有一次小女儿在玩大女儿的玩具,大女儿特别生气。正在大女儿要打小女儿的时候,我上前阻止,
我问她,她“妹妹抢了你的玩具,你是什么感受?”
她说“妈妈,我很生气。”
我提醒她:“有什么办法让你不生气呢?”
她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我可以拿她的玩具和她交换。”
她拿一个妹妹的玩具,换回了自己的玩具。大女儿不在生气了
“女儿好棒”我说。
我接着问她“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想法?”
“下次我不生气了,我用其他玩具和她交换就可以了。”
我们用启发式提问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更好的感知自己的情绪。

②
启发式提问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其他方面:比如孩子还没写作业,你可以问他,“你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如果我们用命令式让孩子写作业,孩子听到特别反感,我们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他要写作业,他比较能接受。
“你计划什么时候完成作业呢?”
“你觉得有什么方法做会更好呢?”
“对于你的时间安排,下一步你应该做什么呢?”
让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并问问孩子,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后果。这样他会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