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剑第一次慌慌张张一句话没说就冲进我家一楼大厅的样子,直到现在我都记得。他一屁股坐在了靠大门最近的那个沙发位子上,肥胖的身躯把沙发压得陷了下去。他脸上挂着汗,看得出来刚才狂跑了一阵,眼睛却是直直地盯着前面的窗户。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连叫了两声“打架了打架了”,又笑笑说,“他们两个把家里的冰箱都给砸了”。我当时无法将肖剑嘴里那些零碎的信息拼凑起来,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这个孩子当时一脸笑意,仿若与自己无关地说起这起冲突的样子,让我无论如何也没法把这起冲突和他父母联系起来。
直到我妈从外面回来,一脸紧张地告诉我,肖剑妈妈因为打麻将输钱,惹得肖剑爸爸不高兴,起了争执。两人打架,砸烂了家里的冰箱,打坏了自家的家具,最后还动了刀子,把街坊四邻吓坏了。现在刘萍阿姨(肖剑妈妈)在外面四处找肖剑,想要连夜带孩子回四川;肖剑爸爸拿着刀在出租房门口坐着,扬言要杀人。我这才知道肖剑刚进我家门时说出的那几句话的意思。
我妈问我有没有见过肖剑,我回头看却发现沙发上那个胖小孩早就不见了踪影,拉开隔间的门才发现他正在隔间里和我弟弟玩着积木,仿佛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
我不知道这孩子究竟是在他父母矛盾进展到哪一步的时候,从家里慌神地冲了出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应该没有看到这起冲突结束之后父母狼狈不堪的模样。那天晚上,肖剑是被刘萍阿姨(肖剑妈妈)拽着离开我们家的,此后一连几周我再没听过有关这母子的消息,他们再来我家时,已经是小学开学后的几周了。这期间,我听妈妈讲了很多有关他们家的事情,零零碎碎的信息指向的一个突出事实是,“肖爸肖妈经常吵架和打架”。
在这起打架事件发生前一周,肖剑刚过11岁生日,当时他拉着刘萍阿姨来我家请我们一家去吃饭给他庆生。席间,同去的另一个阿姨,开玩笑似的问了一句,“肖剑,你们家你最喜欢谁?”肖剑答,“爸爸和妈妈”。肖爸和肖妈当时互看了一眼,有些尴尬地笑了,刘萍阿姨伸手默默地给肖剑面前装着果粒橙的杯子加满了饮料,肖剑爸爸从兜里掏出了打火机点了一支烟。
以后我每每想起那天肖剑慌张冲进我家的样子,却感觉自己无论如何读不懂那个十一岁的少年;对于他答话时那一脸的笑意,我始终充满着不解。那个少年在看到父母起争执的时候究竟在想什么?没人问他,也没人听他讲。所有人在充当完看客,看完这一场闹剧后,默默地将这事变成了她们餐桌上的谈资,却几乎没有人关注到那天慌张地冲出家门的男孩。
上月的一个周末我回家休息,爸爸在楼下的隔间里给妈妈做账单的报表,妈妈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拿着一叠文件,默默地看着订单和账单。期间,两人时有对话,但并没有上升到争执的地步。直至后来,不知道哪个人先提高了嗓门,两人彻底开始了公开争吵。半小时后,这场争吵从一开始围绕账单问题的争辩,变成了二人对彼此性格和能力的指责。
父母在里间,我在外面的客厅,只隔着一堵墙,但我却感觉我被隔离在了另一个空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让我瞬间流了泪。劝架?调停?我默默地上楼开始收拾背包,下楼后对里面喊了一声“我去学校了”,就仓皇地逃出了家。深处矛盾旋涡外围的人,对于身处矛盾旋涡中的人之间的关系总是感到无力的,特别是里面的人都是你至亲的人。于是我选择了逃离。
他们有他们的空间和他们之间的问题要处理,我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需要自洽。
于是我惊觉,当时的肖剑会否一如那时的我,出于本能和直觉地在面对自己不想看到的场景时,飞也似地从那样充满压迫感的环境中冲了出去。只不过,我出门时,一切情绪在我背包离开家的路上,化成了不知从何而起却默默流下的眼泪;或有慌张,或有无措,也许肖剑的一切情绪化成了他狂奔一阵来到我家后挂在脸上的汗水。
父母起冲突的时候孩子在想什么?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无力和逃离。肖剑,大约与我也有类似的情绪吧。
以上内容源自对夫妻争吵的延伸思考,一个家庭若有了孩子的存在,两个人的矛盾即使事后解决了也需要关照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心理状况,特别是在矛盾公开化或者被其他家庭成员感知到的情况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