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今天,是他的忌日。他的文字,从未泯灭良心;他的身影,如此特立独行;他代表着一个时代,而他的思想,也必将永世长存!
王小波从开始提笔写作至今,差不多已有两年时间,里里外外我写下了十几万字,大大小小也有五十篇文章。种类很杂,因为从没有系统地学习写作,我写过的文章以随笔和叙事文居多。我深知自己阅历不足、学识浅陋,所以很少写杂文,偏偏我却是一个爱杂文如生命的人。每每遇见思想丰腴感情深刻的杂文,便爱不释手,也曾有过忍不住手痒痒,想尝试一下的时候。可杂文是时代的号角,杂文作者就是时代的号手。为了避免意气用事写出文章误导读者,这个想法出现在我脑海中不足一秒,便已被扼杀于襁褓。说到杂文界里的泰斗,我所熟知的作家里,恐怕是鲁迅先生和王小波先生当仁不让,这两位前辈的杂文写得比哲学还深刻,比Top排行榜上前十的网络小说还好看。这点千真万确,请读者一定相信我。再多优美的词我也不说了,在小波忌日这天,请跟着我笔下的文字,一起缅怀这位死于年华,当代最伟大的青年作家。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利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从昨晚六点到十二点)把小波的两本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和《我的精神家园》仔仔细细地重读了一遍。在这件事上我的态度极其认真,没有半点马虎。事后,我也十分庆幸自己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因为小波的文字让我再一次获得了快乐和力量。
小波的文字,不仅仅从不泯灭良心,而且充满着一种不可描述的力量。
在《我的精神家园》序言中,小波第一次谈到自己为何写杂文时,他这样写道: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要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杂文集,篇篇都在明辨是非,更是在打我自己的嘴。
这话咋一眼看上去,是小波在做自我反省和思考,但细读几遍,不难发现里面暗含了两层意思:第一、中年人需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那年轻人难道就可以只顾自己不对他人负责了吗?第二、为何小波说明辨是非是在打他自己的嘴?
这两个问题先放一放,先来普及一下概念。有关“明辨是非”最早出自于萧翁的剧作《巴巴拉上校》,而论起明辨是非,儿童仿佛比成人强,无知的人仿佛比聪明人强。这真是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可以凭良心、凭情感来明辨是非。年少时我们甚至能说出:光明是好的,黑暗是坏的;左边是好的,右边是坏的;东边是好的,西边是坏的等等。可当我们开始接触世界,接触社会,学习科学。我们知道得越多,明辨是非也就越困难。
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另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接受一个伦理体系比接受一个真理体系要容易得多。
所以这世上很多明理的人,他们都在沉默中,因为他们都极为珍视自己的清白。但小波以为,伦理问题太过重要,已经不容他顾及自身清白。他有这个觉悟的时候已经四十岁。曾经他也是沉默的大多数,现在他终于忍不住要开始呐喊了。
首先他反对愚蠢,在这里小波引用了萧翁另一本剧作《匹克梅梁》里的一段话:
息金斯教授遇上了一个假痴不癫的杜特立。
息教授问:你是恶棍还是傻瓜?
这就是问:你假傻真傻?
杜先生答:两样都有点,先生,凡人两样都得有点呀。
可是对于小波而言,在他身上,后者的成分多,前者的成分少,而且他讨厌装傻,渴望变聪明。所以他才会反对愚蠢。
其次在社会伦理的领域里他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已经沦为苟同。如果人活着就是为了被提倡。要真是这样,就不如不活。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那我们所谓的参差多态,所谓的有趣,它到底在哪?
小波在最后说道: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而他之所以写杂文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来表明自己对世事的态度。并且他强调他所写的看法没有科学的证据,也没有教条的支持,只是一种特殊恳求。
我以为“恳求”这两字用得极为谦虚,不禁肃然起敬。
在《我的精神家园里》小波详细地阐释了自己为什么不想继续沉默下去的原因,那是这世上明理之人,为了自己的清白,顾及自己的利益,站在无人触及的岸上,看着在河流中挣扎溺水的社会人无动于衷,不曾伸手去拉他们一把,因为害怕波及自己的安危。这种担心其实也情有可原,可是你有想过,如果这世上一直没有人愿意出来呐喊,没有人伸出援手帮助他人,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而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小波勇敢地站了出来,他是海上的灯塔,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沙漠里的绿洲,成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指引者。
这样的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不少,鲁迅先生是第一个不顾自己安危站出来呐喊的,他以一根笔杆子为枪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与斗志,所以他在《自嘲》中写到:“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王小波是第二个,他没有鲁迅先生那么豪情壮志,可他一针见血地抓住了社会伦理最为缺失的两个部分,用文字进行的鞭击,痛醒了隐藏在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
关于“沉默的大多数”,我也想蹭着小波的名声说两句。以笔者为例,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却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保持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称自己为“沉默的大多数”。
有关这种生活方式,小波的看法在于: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
读者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小波还处于沉默的大多数之列。熟知小波的人,应该都知道,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小波变得沉默的缘由。
因为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人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反过来说,话语教给我们很多,善恶还是可以自明,但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这才是真正的世界,没有人人平等的说法。
沉默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我们人品的一切可取之处,都该感谢沉默的教诲。
文章写到这,也许有一部分读者已经懵了。笔者一会说沉默好,一会又说沉默不好,到底有何居心?我们到底应该沉默还是呐喊?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边界是很容易消失的,事物的两极在道德上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接近。我们一生之中有很多次选择的机会,而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问题上,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是该沉默还是呐喊,我相信读者心里都有一把做工精细的秤。
就像是近来炒得比较火的《人民的名义》,剧中反贪局手撕贪官,引来观众的一阵阵叫好和热捧,这种反腐行为何尝又不是一种呐喊。
这世上有一类人我们将他们称为“弱势群体”。所谓的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然后我又猛省到自己也属于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我就属于这最后一种。
我要说的全部都说完了。似乎也没有必要保持沉默了。
毕竟死去的仍在呐喊,活着的难道还要继续沉默?
注 : 谨以此文纪念王小波逝世二十周年。
网友评论